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回主選單
      •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長期持續運動 (2)
      • 教練課程攻略 (3)
        • 健身常見問題 (14)
          • 運動習慣 (7)
            • 長線體態 (12)
              • 訓練技術與觀點 (12)
                • 矯正訓練 (7)
                  • 訓練課表 (3)
                    • 引體向上攻略:從 0 至 10 下 (3)
                      • 新冠肺炎-運動處方 (3)
                        • 新手教練攻略 (5)
                          • 教練職涯 (14)
                            • 生活啟發 (13)
                              • 生活隨筆 (5)
                                深蹲 硬舉 臥推 肩推 引體向上 划船 核心肌群 矯正訓練 運動習慣 長線體態 無限賽局 比較 焦慮 情緒健康 教練經營社群 謝維駿 Hank 的價值觀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健身教練經營 IG :從0-1000追蹤的85道心法
                                Happy group of young friends using smartphone in the street

                                健身教練經營 IG :從0-1000追蹤的85道心法

                                2022 Dec 31 教練職涯
                                內容目錄
                                1. 本文使用說明
                                2.  IG 經營策略:路徑圖
                                  1. 為什麼選 IG 做練習平台?
                                3. 以終為始
                                  1. 心法1:經營IG的目的是什麼?
                                  2. 心法2:IG經營是一種創業
                                  3. 心法3:IG「追蹤」的意義是什麼?
                                  4. 心法4:為什麼是1000追蹤
                                  5. 心法5:追蹤數就是你的初始信任力
                                  6. 心法6:這個方程式有驗證過嗎?
                                  7. 心法7:多久時間能到達1000追蹤
                                4. 熱身
                                  1. 心法8:先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
                                  2. 心法9:每週出席一次,不論理由
                                  3. 心法10:不知道要寫什麼
                                  4. 心法11:可以靠一篇爆紅就好嗎?
                                  5. 心法12:可以先學到很厲害才開始寫嗎?
                                  6. 心法13:可以先列出縝密計畫再開始嗎?
                                  7. 心法14:用私人帳號還是另開專頁來發文?
                                  8. 心法15:寫出來被笑怎麼辦
                                  9. 心法16:這有人寫過了
                                  10. 心法17:我不夠格寫這個
                                  11. 心法18:工作已經很忙了怎麼寫
                                  12. 心法19:禮拜幾發文最好?
                                  13. 心法20:第一天就要備份
                                  14. 心法21:IG 的遊戲規則
                                  15. 心法22:IG的紅線
                                  16. 心法23:先寫自己想寫的,再寫別人想看的
                                  17. 心法24:開始每週一篇「貼文」
                                  18. 心法25:為什麼是每週一篇?
                                  19. 心法26:內容豐富但頻率低 vs. 內容簡單但頻率高
                                  20. 心法27:IG只看圖不看內文?
                                  21. 心法28:寫了都沒人看,不想玩了
                                  22. 心法29:開始增加到每週兩篇
                                  23. 心法30:引用與抄襲
                                  24. 心法31:理解自己的類型
                                  25. 心法32:影片格式與秒數
                                  26. 心法33:好用的影片編輯工具
                                  27. 心法34:影片請使用授權音檔
                                  28. 心法35:正方形排版
                                  29. 心法36:IG 首頁曝光與推播是第一、第二張圖
                                  30. 心法37:提高效率-發文公版
                                  31. 心法38:提高效率-#hashtag公版
                                  32. 心法39:#hashtag 的真實用法
                                  33. 心法40:善用打卡與標記
                                  34. 心法41:個人首頁必放的五個項目
                                  35. 心法42:貼文要排版嗎?
                                  36. 心法43:貼文一定要放廣告
                                  37. 心法44:大家想看什麼?
                                  38. 心法45:每週檢討貼文
                                  39. 心法46:找出自己與客戶都喜歡的貼文
                                  40. 心法47:最簡單的寫作類型
                                  41. 心法48:最有流量的寫作類型
                                  42. 心法49:5W2H,免費與付費
                                  43. 心法50:磨練下標力
                                  44. 心法51:磨練封面力
                                  45. 心法52:磨練開頭力
                                  46. 心法53:發文節奏快
                                  47. 心法54:讀者服務業
                                  48. 心法55:結尾帶金句
                                  49. 心法56:金句的真實意義
                                  50. 心法57:刺蝟原則
                                5. 衝刺
                                  1. 為什麼要衝刺
                                  2. 衝刺前準備
                                  3. 心法58:時間管理
                                  4. 心法59:做真實的自己
                                  5. 心法60:養成習慣:隨時收集素材、紀錄靈感
                                  6. 心法61:卯起來發文
                                  7. 心法62:避免寫到沒梗的做法
                                  8. 心法63:文章配置-80%乾貨、20%自爽
                                  9. 心法64:每週文章模組化
                                  10. 心法65:可預期的發文時間
                                  11. 心法66:總有不想寫的日子
                                  12. 心法67:讓時間死線做你的夥伴
                                  13. 心法68:限動的三個用法
                                  14. 心法69:請跟別人互動
                                  15. 心法70:設定回訊時間
                                  16. 心法71:既有客戶投放文章
                                  17. 心法72:萬一不小心爆文
                                  18. 心法73:爆文後的心態設定
                                  19. 心法74:如果媒體要求轉載文章
                                6. 配速
                                  1. 心法75:1000訂閱後要寫什麼?
                                  2. 心法76:1000追蹤後請配速
                                  3. 心法77:頻率一定要穩定輸出
                                  4. 心法78:依粉絲互動程度分類名單
                                  5. 心法79:所謂的購買
                                  6. 心法80:導流技巧-通用與客制
                                  7. 心法81:導流技巧- What, Why & How to
                                  8. 心法82:行銷漏斗
                                  9. 心法83:研發結緣商品
                                  10. 心法84:邀請客戶購買結緣商品
                                  11. 心法85:邀請尊爵鐵粉、鐵粉客戶體驗一對一課程
                                  12. 彩蛋:大路徑圖
                                7. IG的未來
                                  1. 老鼠迴圈
                                  2. 客戶在哪
                                8. 推薦的學習素材
                                  1. 書籍
                                  2. 教練銷售、客戶名單、客戶轉介紹
                                  3. 個人品牌經營、寫作、網站經營
                                9. 結語

                                在現今的社交媒體時代,「被看見」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作為一名專業健身教練,你可能已經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來鑽研專業知識,你的潛在學生可能會因為不認識你而錯失與你學習的機會。因此,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如何透過 IG (Instagram) 經營策略,讓更多的學生認識你並加入你的事業飛輪,那你就有更多機會幫助他人成長。

                                酒再香,也怕巷子深。

                                本文使用說明

                                Hank 提出「IG經營架構圖:從0至1000追蹤」,並把每個階段會遇到的問題用簡答方式回答,一共85道心法,你可以照著順序往下看,或直接從目錄中點選你有疑惑的部分。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助各位教練在IG經營上成功。

                                那麼,開始吧!


                                本文更新日期:23.2.15

                                 IG 經營策略:路徑圖

                                IG經營,是在演算法上與同類型創作者競爭發文速度與互動程度的競賽。

                                第一步是熱身,目的是找到自己擅長的發文模式與節奏,為後續的衝刺做準備。

                                第二步是衝刺,盡可能將自身優勢不斷的複製、輸出,並比同類型帳號發文頻率更高、更穩定,好讓演算法拱你上去。

                                第三步是配速,你在「水上」了,你已經是被「系統」(我心中有個假想機關)辨識為講話稍微有點聲量的帳號了,這時候你的流量開始有複利作用了。

                                當能到達配速階段,目標是永續發文。請找出一個不被後浪追上但自己又能持續的配速前行,並開始為導流產品而準備。

                                為什麼選 IG 做練習平台?

                                IG是教練這個年齡層最常使用的社群媒體,熟悉介面好上手,所以個人品牌經營先從自己熟悉的平台出發,也是不錯的開始。

                                IG經營:從0至1000追蹤

                                以終為始

                                心法1:經營IG的目的是什麼?

                                「被看見。」我希望你一開始就搞懂自己經營IG是什麼。

                                唯有帶著目的的分享,你才會認真看待你的每篇貼文。

                                心法2:IG經營是一種創業

                                不管你是靠行在公司或個體經營的自由教練,都應該把自己當成品牌來經營,而IG經營就是「你這個品牌」的網路行銷與曝光部門。

                                請帶著這種心情看待你的「事業」。

                                心法3:IG「追蹤」的意義是什麼?

                                追蹤的意義是「訂閱」。

                                是我看了你以往的IG作品,有回應到我的需求,所以我用「追蹤」來表示「我很期待你接下來的作品喔」這樣的心情。

                                所以,在沒有足量的作品前,沒有人會追蹤你的。

                                反之,在有足量作品後,開始有人追蹤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心法4:為什麼是1000追蹤

                                1/10,是我心中的概率。

                                1000名追蹤內,可能有100位鐵粉,100位鐵粉中剛好有10個在你公司附近,然後有1-3位願意跟你上課,這樣推算很保守吧?

                                每位教練的前3位客戶我稱之為「貴人」。起步最困難,但如果教的好,後面靠著貴人的轉介紹與口碑行銷,事業也就做起來了。

                                心法5:追蹤數就是你的初始信任力

                                你說你很會教,我不相信。

                                但1000位網友說你很會教,我開始對你感到好奇,如果再看完你的貼文,我已經相信網友說的是真的。

                                心法6:這個方程式有驗證過嗎?

                                「可行。」這是我在今年 10/9 前勁內訓提出的方程式。

                                當時約莫850追蹤者,截至11/24,粉絲數為1000人。

                                22/10/24,IG粉絲數850
                                22/11/24 IG粉絲數1000

                                心法7:多久時間能到達1000追蹤

                                大人學為創作者分為三種:

                                • 實力派創作者
                                • 偶像派創作者
                                • 偶像實力派創作者

                                有眼緣的人會快一點,半年內。甚至在沒經營的情況下,自然追蹤數大概落在1000-3000人之間。

                                一般人呢,穩穩的經營,一年至一年半就能達成1000追蹤。

                                請先假設前半年一年內沒有任何流量,用這樣的預期開始,比較不會有太多的得失心。


                                熱身

                                IG經營流程:熱身

                                心法8:先下定決心要做這件事

                                先下定決心要好好創作,方法都可以調,唯獨退坑不在考慮範圍。

                                心法9:每週出席一次,不論理由

                                一個禮拜運動一次算是很少的劑量了吧?那一週至少發一篇文應該可以吧?

                                心法10:不知道要寫什麼

                                有寫100分,先求有寫、不排斥寫,再到喜歡寫。

                                對這個世界要有點意見。

                                -張大春 作家

                                心法11:可以靠一篇爆紅就好嗎?

                                當期許自己一發作品就是爆紅作品,會讓自己遲遲不敢出手。

                                再者,爆紅之後產生的追蹤者跟你沒有任何連結,如果你想呼籲他們行動,是請不動的。

                                (我曾有篇5000次按讚貼文的,一週內其他發文都沒超過50讚。我已經幫你試過了...)

                                心法12:可以先學到很厲害才開始寫嗎?

                                你怎麼知道自己厲害了?先寫了才看得到自己的進步。

                                心法13:可以先列出縝密計畫再開始嗎?

                                凡事有兩成想法就該行動了,請使用假說思考法衝刺吧!

                                一張含有 假說思考 的圖片
                                想一點點就該出發了。經理人

                                心法14:用私人帳號還是另開專頁來發文?

                                試了就知道你喜歡哪一種。

                                私人帳號的作法是生活跟專業混合、專業則是對公私領域做出空間。通常,喜歡分享生活的會趨向私人帳號,相對內向的則會選擇另開帳號。

                                我建議先從原本的帳號經營1-3個月看看,如果真的很有疙瘩再額外申請帳號,理由是:

                                • 朋友永遠是最先挺你的人
                                • 原本的帳號是活躍使用的,已經預先擁有了流量

                                另外,建議將IG帳號轉成「專業主控版」,看得到後台數據,才知道該如何進步。

                                一張含有 謝維駿Hank ig專業主控版 的圖片
                                IG專業主控版才有後台數據可以檢視

                                心法15:寫出來被笑怎麼辦

                                誰不是喜劇開場?人生就是追求更好的過程。

                                請保留帳號裡的每一篇貼文,比起完美,粉絲更喜歡持續進步的你。

                                一張含有 ig 截圖 的圖片
                                我覺得排版進步很多
                                一張含有 ig 文章 的圖片
                                慘,兩邊的文字都不見了。

                                心法16:這有人寫過了

                                「深蹲,100多年前的發明。」那麼,早就不能寫了?

                                不同的觀點、著眼點、作者,都能造就不同味道的文章。

                                一張含有 google搜尋結果 的圖
                                光是深蹲就有10頁的討論量。 寫,為什麼不能?

                                心法17:我不夠格寫這個

                                試著去提攜走在你後面的人,那麼你就是老師。

                                往後看,而不是往前看。

                                所謂的老師,就是比學生早學會一天的人。

                                心法18:工作已經很忙了怎麼寫

                                跟自己預約一定要創作的時間。大部分連續創作超過3年的人,寫作時間都是起床後、上班前。

                                先支付自己。

                                心法19:禮拜幾發文最好?

                                • 專業文:週一-週三,週五-週日比較沒人看
                                • 輕鬆文:週末早上出門前、晚上回家至睡前

                                禮拜幾都可以,重點是讓粉絲預期有固定收看的時間,自己看後台數據決定就好。

                                心法20:第一天就要備份

                                萬一發生什麼事,隨時都可以另起爐灶。

                                小心,被眼紅之人檢舉到鎖帳號是很常見的事情。

                                心法21:IG 的遊戲規則

                                IG是一個促進「人與人之間的互動」的社交軟體。

                                故,粉絲與你互動的越多,流量越高。反之,如果你被判定有騷擾別人的嚴儀則會被降觸及。(例如亂使用標籤、連續按讚、到處標記等。)

                                心法22:IG的紅線

                                嚴重打擾他人是紅線,這會導致你被刪帳號。

                                兒少、平權、暴力、色情等在現實生活中會違法的在社群平台也是。

                                另外,IG 大老闆是臉書,相信臉書的紅化是眾所皆知的,關於「中國」等相關用字絕對是禁語,請務必小心。

                                心法23:先寫自己想寫的,再寫別人想看的

                                忠於自己永遠是讓事情能做長久的保證。

                                寫別人想看的雖然會獲得流量,但自己卻寫得很痛苦,撐得了三個月,過不了一年。

                                永遠先照顧自己,才滿足他人。

                                心法24:開始每週一篇「貼文」

                                如果你上述問題都破關了,請開始每天一篇「貼文」。注意,我說的是「貼文」不是限動。

                                • 限動24小時消失,你發的好作品沒辦法累積。請回看「心法3:追蹤的意義」
                                • 只發限動無法觸及新粉絲。在探索頁面中只會出現貼文,限動不會。
                                一張含有 ig 搜尋 的照片
                                IG 搜尋介面裡,只有貼文跟影片,沒有限動。

                                心法25:為什麼是每週一篇?

                                演算法很大程度是競爭流量,教練類型帳號的整體平均發文頻率是一週一次。

                                如果低於一週一次,很難被演算法注意,常會被判定「無活躍」帳號。

                                練筆時期,先從每週一次開始,起碼,先讓演算法知道這個帳號是「有在呼吸」。

                                心法26:內容豐富但頻率低 vs. 內容簡單但頻率高

                                如果你有5個影片,請分5次發,如果文字可以寫到10頁,請分成10次發。

                                每天貼文跳到人群面前,曝光不超過5秒就被滑走了。與其花一個禮拜很努力的做一篇被滑走,不如拆成好幾篇讓人一直看到你。

                                心法27:IG只看圖不看內文?

                                是,也不是。

                                IG是「相本」圖像模式的社群媒體,會待在這裡的本來就是喜歡圖像多一點的人。

                                所以大部分的客群都只看圖不看內文很正常。

                                但粉絲觀看習慣是養出來的,如果你是文字型創作者,想把文字寫在內文有何不可?第一天開始就把文章寫在內文,大家知道你的風格,久了的就會喜歡。

                                睿秋 Rachel | 科學營養健身知識 有近5萬粉絲,老師的風格即是將文章寫在內文的一個成功範例。

                                心法28:寫了都沒人看,不想玩了

                                正常,十年寒窗無人問。

                                但是沒有回饋的事誰要做?試著先喜歡自己的付出:

                                • 發文就把「今天要發文」的待辦劃掉。
                                • 幫自己的貼文按讚,一顆愛心肯定自己的付出。
                                • 貼文之後跟自己講:「很好,我今天也達標了。」
                                • 發文後回去看自己的創作:「我喜歡我自己的作品。」

                                心法29:開始增加到每週兩篇

                                教練類型帳號的整體平均發文頻率是一週一次,每週能發兩篇代表是「兩倍」頻率。

                                建議兩篇貼文的頻率至少間隔48小時,這能讓每篇文章多一點關注而不會交互影響。

                                心法30:引用與抄襲

                                引用跟抄襲,往往只在一線之間。曾有教練抄襲文章,讓老闆帶著當事人去對方公司道歉的事情發生。吃官司跑法院是一回事,誤用資訊造成的品牌名聲掃地才是嚴重的事情。

                                如果引用別人的內容,一定要付上作者全名、出處,若是超過內文1/3內容的引用,一定要經過原作者的「書面同意」。

                                請注意,不可不慎。

                                心法31:理解自己的類型

                                成人的世界裡,選擇很重要,選自己喜歡且擅長的戰場可以幫你槓桿成效。

                                我歸類兩大類別:偏影片或偏文字型,兩種所需發展的技術不太一樣。

                                如何知道自己的類型?請往回滑你過往的發文(私人IG也算),你會發現自己在不經意中,已經做出自己最順手的模式。

                                心法32:影片格式與秒數

                                • 拍照請用手機直式,9:16、4:5
                                • 影片秒數建議 15秒、30秒、60秒

                                各大平台現在都在跟TikTok搶短影音市場,如果你用直式影片,片長15秒內,做成「連續短片」,那麼你的作品被推到首頁的機會更高(2022/12/29)

                                一張含有 ig首頁 的圖片
                                好的直式短影片,可以幫你在首頁與標籤取得巨幅版面。人氣首位為Matt 教練的作品。

                                心法33:好用的影片編輯工具

                                影片部分,Canva 是個好用的工具,公版跟範本都有,格式也幫你做好了。

                                如果你要購買付費版,先上網查看看,應該有部落客有聯盟行銷的「折扣碼」可以用。

                                一張含有 網頁介紹 的圖片
                                熱門社群的公版都有,非常簡單好用。

                                心法34:影片請使用授權音檔

                                錄影時常會收錄到背景音樂,若該音樂是版權音樂,可能會被IG下架(且日後要將作品再製到YouTube 有機會被直接拒絕)。

                                解法是上傳之前將原影片背景音移除,使用平台提供的授權音樂檔。

                                心法35:正方形排版

                                IG 文字貼文必須是正方形的,圖片邊邊才不會被切掉。

                                請使用 1:1 的模板來製作,並將圖文進可能置中放大。

                                一張含有 ig 文章 的圖片
                                IG用長方形(16:9)的悲劇。兩邊的文字都不見了。

                                心法36:IG 首頁曝光與推播是第一、第二張圖

                                目前IG 曝光貼文,挑選的圖片是第一頁與第二頁(22/12/29),故兩張圖都必須當成首頁縮圖的標準來製作。

                                一張含有 ig 貼文 的圖片
                                第一頁通常我放標題
                                一張含有 ig 貼文 的圖片
                                第二頁我會放開頭引文

                                心法37:提高效率-發文公版

                                發文依循特定模式,會讓你寫作比較順手,我的做法是參考《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分享的架構:「觀點、案例、分析、結論。」

                                擁有架構就能套公版,能幫你省下腦力。

                                一張含有 備忘錄筆記 的圖片
                                案例:合作是溝通磨合

                                心法38:提高效率-#hashtag公版

                                我把常用標籤與文字都做成公版,要用的時候只需要複製即可。

                                一張含有 備忘錄筆記 的圖片
                                我的貼文標籤公版,呈現的樣子請參考此篇貼文。

                                心法39:#hashtag 的真實用法

                                「身高190,體重75公斤的健身教練。」如果要把這句話歸納在檔案夾裡,歸納到「身高高」、「瘦子」「健身」、還是「教練」其實都可以。

                                這是標籤的第一個意義:供日後搜尋方便。

                                一張含有 ig 貼文 的圖片
                                標籤的真實意義是歸納與整理。我把老婆引體向上的影片做了標籤,不只可以上首頁(首頁第2),日後要找影片時也好搜尋。

                                第二個意義則是幫你找到更多陌生用戶(注意:濫用標籤會被紅標喔!)

                                主題標籤貢獻近三成的觸及率。此篇貼文用了什麼標籤,請點傳送門。

                                心法40:善用打卡與標記

                                貼文送出前,可以標記自己的公司,除了讓客戶知道你在哪服務之外,還可以讓客戶在搜尋你的公司時,優先看到你的貼文(同樣道理,自己公司的google 地標也可以嘗試上傳圖片影片)。

                                如果有位客戶用IG 搜尋前勁體能,那麼最先認識的會是 Matt、Duncan、漢威等三位教練。

                                一張含有 ig 貼文 的圖片
                                搜尋前勁地址的結果。
                                一張含有 ig 貼文 的圖片
                                搜尋標記前勁的結果。

                                心法41:個人首頁必放的五個項目

                                個人首頁=形象頁=廣告頁

                                別人看完你的作品,對你感到好奇時就會點你首頁,請把握機會。

                                必放的五樣東西:

                                • 帳號與名字務必好記,我的全部帳號都是CoachHankSC,這讓人方便找我,轉介紹時還背的出帳號
                                • 請露臉,客戶才找得到你
                                • 聯絡資訊要有
                                  • 你是誰?簡短介紹一下
                                  • 你在哪服務?服務地點要標示
                                  • 必須有聯絡資訊的連結

                                證照、學歷、經歷等不用全放,放跟自己客群相關的就好。如果你帶運動員,孕婦指導員就不用放了,精準比廣泛更重要。

                                心法42:貼文要排版嗎?

                                IG是個圖像視覺的社群媒體,如果你可以排版,甚至說讓整個帳號充滿美感,絕對是加分的。

                                但是,萬一沒有也沒關係,只要粉絲愛你,裝潢只有堪用也還能接受。

                                一張含有 ig 貼文 的圖片
                                這是「默默看書」,她的版面、文字、標點符號都帶著一種淡淡的優雅。她在這段時間幫助我很多,我非常的感謝她。

                                心法43:貼文一定要放廣告

                                一開始就要讓客戶知道你有提供收費服務,你必須要讓喜歡你的客戶有東西可以購買。

                                在貼文的最末頁、內文最後方都可以放入廣告。

                                不要覺得不好意思,一個帳號要能長久經營,一定是互惠的。追蹤者獲得收穫、創作者獲得收入,相互提攜才能經營的長久。

                                你必須先過自己這關。

                                心法44:大家想看什麼?

                                去問、去查。

                                • 問你的客戶想知道什麼?
                                • 查健身社團都在問什麼?
                                • 查同類型帳號點閱數高的貼文都寫什麼?

                                心法45:每週檢討貼文

                                每週針對你的貼文進行檢討,改善缺點、增強優點。

                                每一次的貼文都是一種實驗,實驗結果好的要複製,結果較差的要調整。

                                心法46:找出自己與客戶都喜歡的貼文

                                請找出以下兩者之間的交集,大量寫這樣的文章。

                                • 自己喜歡寫的文章類型+剛好流量不錯的是什麼類型?
                                • 客戶喜歡看的+剛好流量不錯的是什麼類型?

                                心法47:最簡單的寫作類型

                                問答文、清單文 是最好上手的文章類型。

                                • 問答文:10個新手重訓常見問題
                                • 清單文:7個熱身步驟,幫你深蹲蹲更低(我瞎掰的)

                                心法48:最有流量的寫作類型

                                清單文、時事文。

                                一張 fb 的截圖
                                謝謝這篇時事貼文讓我結交很多不同領域中很棒的朋友。題外話,我支持理科太太。

                                心法49:5W2H,免費與付費

                                如果將文章分成「免費曝光用」和「招生課程用」,可以採用5W2H法

                                5W

                                • Why 為什麼做?為什麼重訓很重要?
                                • What 做什麼?什麼是深蹲?
                                • Who 由誰做? 哪些人需要練深蹲?
                                • When 何時做? 什麼時候喝高蛋白最好?
                                • Where 在哪裡做?如何找到適合自己的健身教練?

                                2H

                                • How 如何做?如何操作深蹲?
                                • How much 成本是多少? 學會自主訓練要花多少教練費?

                                心法50:磨練下標力

                                文章標題的四個類型

                                • 共鳴:比起讓你喜歡我,我更在意我喜不喜歡自己
                                • 好奇:教練是服務業還是教育業?我的心路歷程是…
                                • 欠戰是嗎:那些看不順眼的YouTuber,每個都過得比你好
                                • 顛覆想像:想養成運動習慣,最不需要的是紀律

                                我習慣先下一次標,寫完後再下一次標,兩個重點:

                                • 一句話說明本文目的
                                • 讓人有意願想點進來

                                寫10篇不太會下,100篇就有感覺了,我也還在路上。多收集高點擊率文章的標題,研究看看別人怎麼下的吧!

                                心法51:磨練封面力

                                這我還在學,但原則是吸眼球,依循演化原則。

                                • 人類對臉部表情的注意力特別多,特別是「偏負向的表情」。
                                • 火辣的異性符合求偶需求,一樣是演化原則
                                • 對比色、突顯色,視覺疲勞越少越容易注意到

                                為了避免分析IG造成的爭議,我用Netflix做參考。

                                我第一個注意的是風起、派對孔明和左邊的kimi ni todoke。風起是臉部表情清楚,孔明是突顯對比色,kimi ni todoke 則是可愛女生。

                                而看了眼睛很累不吸引人的則是右下角的戀愛沒有假期、賭博啟示錄跟上方的環太平洋。

                                大概封面可用此做參考:

                                • 乾淨突顯色
                                • 若是臉部表情的照片或貼圖,近一點,人數少一點
                                • 顏色選擇要以看了不疲勞為主
                                Netflix 片單中,有沒有讓你一眼就注意到的縮圖呢?

                                心法52:磨練開頭力

                                開頭不是亮觀點就是帶伏筆。

                                開頭的目的是讓人想繼續閱讀,以引體向上為例:

                                • 亮觀點:所謂的引體向上,簡單來說就是天道酬勤,有練就有。
                                • 帶伏筆:在我帶了這麼多人以後,我發現成功與否的關鍵不是年紀、體重,更不是肌力,是什麼呢?

                                心法53:發文節奏快

                                現在是注意力稀缺時代,別拖台錢,給個痛快。

                                發文節奏輕快,以「不要被按上一頁」為目標。

                                心法54:讀者服務業

                                「我的東西有沒有服務到讀者?」

                                「我的東西是自爽文還是對讀者有幫助?」

                                創作永遠問自己這個問題,若東西對別人有幫助,也才有引發訂閱的可能性。

                                心法55:結尾帶金句

                                人的記憶有限,對於事物往往只有三個地方有記憶點:開始的時候、高潮點、結束前。

                                結尾帶金句的目的是讓人再次加深印象,能將文章的餘韻帶走。

                                並且金句寫在那也是服務讀者,當別人要轉發時,只要複製你的金句就好,都不需要自己再想引文。

                                心法56:金句的真實意義

                                所謂的金句是深刻的理解,是一句話總結全文。

                                請試著練習下金句,幫自己濃縮重點,也幫客戶加深印象。

                                平常時,若看到不錯的句子也請抄下來,隨時拿來引用都是很好的方法。

                                心法57:刺蝟原則

                                如果你已有寫感,也可維持每週發兩篇發文的頻率,接著請從密集發文中定位自己的強項,分別是:

                                1.熱情之處:分享時感到最開心的題材?
                                2.頂尖技能:自己比周遭人都強的技能?
                                3.獲利來源:你目前靠什麼賺錢?

                                這三點之間的交集,稱之為「能力圈」,日後的發文將從能力圈作為起點,持續輸出自己的強項。

                                一張含有 刺蝟原則 集合圖 的圖片
                                找出自己的能力圈並加以放大。刺蝟原則 by Jim Collins《Good to Great》

                                衝刺

                                IG經營流程:衝刺

                                為什麼要衝刺

                                前面所提的都算是「前置作業」,現在開始,你要盡可能的po文,直到流量提升,直到粉絲數累積至1000人為止。

                                衝刺前準備

                                心法58:時間管理

                                列出具體的時間,這件事就能被執行。

                                時間管理是衝刺最大的課題,我的建議是一早起床就寫,上班前就完成每日的創作,每天一個小時,累積3年看看,非常驚人。

                                心法59:做真實的自己

                                我常說買賣雙方合作像是愛情長跑,如果你要跟這個人相處好多年,難道要一直維持不卸妝的狀態嗎?

                                所以,做自己才是長久經營之道。或許人數基底不會是最大,但認同你、有共通點的就會互相靠近。

                                心法60:養成習慣:隨時收集素材、紀錄靈感

                                創作者要對世界有點感覺。

                                請將:「這又沒什麼。」、「這有什麼好寫的?」這兩句話丟掉。

                                改成:「或許有我不知道的事。」、「似乎很有趣喔!」

                                當你開始覺察世界,你會發現很多東西都可以作為你創作的素材與靈感,請隨手記錄下來。

                                我的習慣是用蘋果系統的記事本做速記,筆記的份量只要做到日後回顧時能勾起回憶的程度即可。

                                心法61:卯起來發文

                                如果你準備好了,開始衝吧!

                                請找到三者之間的交集:「自己能持續創作的最大頻率」+「最多人捧場的發文份量」+「客戶不會感到厭煩退讚的頻率」。

                                若最大努力可換來最大產值但跑不遠,那麼我們稍微退下來一點,用「次大努力」換取持續性的衝刺。Greg McKeown《努力,但不費力》

                                心法62:避免寫到沒梗的做法

                                請每天學習,讓輸入帶動輸出。

                                想像創作是條生產線,你必須放入材料,才能產出產品。意思是你必須每天為自己以及讀者學習,你才能有源源不絕的材料供你生產。

                                輸入與輸出是雙向關係:

                                • 不能只學習但不輸出,這就像你一直往生產線丟材料卻不開機生產,材料會放到壞掉,反而浪費。
                                • 不能只輸出但不學習,這就像你生產線產能全開,但卻只依靠庫存的材料,很快就會斷貨。
                                • 有輸入,就輸出,才是比較健康的創作行為。

                                心法63:文章配置-80%乾貨、20%自爽

                                初期,80%寫「能力圈」內的專業乾貨,但也請保留20%的空間給自己,去寫那些自己想寫,就算沒人看也可以的文章。

                                為什麼呢?這是滿足他人也照料自己。偶而寫作只是單純服務自己,好給你持續寫下去的動力。

                                請記得,保留空件給自己即是保有寫作的初衷。

                                心法64:每週文章模組化

                                健美訓練有所謂的胸背腿肩手,訓練者不需要思考,只要把動作填進去當天的主軸即可。

                                寫作也是如此,例如我週一發新文章曝光、週二教練問答、週三文章節錄。

                                我只要把內容填上就好。少一份思考,即是為自己省力。

                                心法65:可預期的發文時間

                                超級宇宙無敵重要。

                                請讓我再說一次:「超級宇宙無敵重要。」

                                請讓客戶理解你可預期的發文時間。例如 Kevin 的《健人健智 Talks with Kevin》Podcast 是每週一上午11點發佈,非常規律可預期。

                                這很重要,Why ?

                                這個時代,如果觸及率不高別人就不容易找到你。所以才有開啟小鈴鐺、勾選搶先看,這是觀眾主動希望被觸及。

                                如果你的發文規律可預期,不就等於另一種的「開啟搶先看通知」嗎?換句話講,規律可預期的發文,幾乎擁有自己的鐵粉觸及率。

                                開啟小鈴鐺還要引導粉絲,但規律發文只要自己做到就好。

                                再說一次,超級宇宙無敵重要。

                                心法66:總有不想寫的日子

                                不想寫的日子,演算法也不會等你喔(微笑)。

                                所以,平常做的筆記、素材就可以拿出來用了。去寫那些「一句話就可以簡單解釋的事情」,因為這事情你很熟了,所以你很快就能寫出來了。

                                這樣今天就平安的過了。

                                不管如何,每天都要寫點東西很重要,你必須在沒放假的日子都要有產出。

                                請記得,我們要當的是「寫作運動員」,如果你在國訓中心,不想練的日子可不會讓你賴床的。

                                心法67:讓時間死線做你的夥伴

                                像我這種拖延症患者,同時也很怕造成別人麻煩的,死線這招對我就很好用。

                                我常會公開宣佈我這個月要幹嘛,如此,我為了避免失去信用以及造成別人麻煩,我就會推著自己前進。

                                有時候,一條線畫在那裡,會開啟你的求生本能,你會更能專注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心法68:限動的三個用法

                                限時動態的三個用法請參考:

                                • 曝光,想像限動是帶著自己的創作出來馬路舉招牌,這是限動的推播曝光。
                                • 呈現你私下一面,放一些碎言碎語與私生活,讓粉絲更認識你,進而產生更多連結。
                                • 互動,歡迎人家標記你,你回應標注,這可作為互動與「使用者見證」,這可幫助你提高信任度

                                心法69:請跟別人互動

                                社群媒體的用意就是拿來互動的,越多互動,觸及率權重越高。
                                社群媒體請想像成「人物養成RPG遊戲」,越多人跟你互動、你跟越多人互動、你在遊戲時間裡越長,這些應該都會增加你帳號的「等級」。
                                每一次的互動,都是加深跟粉絲間的連結,請試著互動。
                                另外,你也應該跟別人互動,互相往來,升等之路也就越走越順遂。

                                心法70:設定回訊時間

                                先講一個題外話:「發文初期互動數越高,越容易被系統辨識為好的內容。」
                                請想看看如果一個產品一推出就賣光,應該是好產品吧?這應該是演算法的發想。故發文內的1小時應該要積極回覆所有的留言。
                                回歸正題:「當你帳號越大,需要回覆的留言就越多。」
                                我個人有設定回覆時間,一來保證訊息都能回到,二來避免自己花費過多時間在回訊:
                                • 零碎時間,用來等待的時間就拿來回訊息,例如等餐點、等捷運時
                                • 中午吃飯前、下午運動前的半小時,這是我固定必回訊息的時間點

                                心法71:既有客戶投放文章

                                如果你持續寫,很快你就會累積很多作品,當客戶有特定的問題,請直接貼文章給他。
                                • 第一,你省下再度解釋的時間,而客戶擁有可永久參考的教材。
                                • 第二,客戶是支持你的人,這篇文章內容被應用、被轉發的機會更高。
                                • 第三,主動觸及不好嗎?

                                心法72:萬一不小心爆文

                                1. 請分析為何會爆,幫自己建立系統,當持續朝正確方向操作,爆文出現就會變成簡單的機率問題。(目前我的爆文概率是0.02%)
                                2. 邀請按讚的客戶成為你的追蹤者,別浪費導流的機會。(上一篇爆文,臉書增加300好友,IG 增加120追蹤者)
                                3. 明天起床繼續寫作。
                                Just another day.

                                心法73:爆文後的心態設定

                                慢慢成名比較好,我是說真的。

                                所有的一切,在你還沒準備好時,突然推到你面前,只會讓備受期待的人們,看見你那低於期待的表現。越爆紅你在外面跑的「負口碑」就越多。寧可慢慢成名,你建構的技能與成名速度是同步累積,接得住才留得下。這概念跟遺產很像,給18歲的高中生1000萬,跟給45歲的自己1000萬,一個會變成自己喜歡的樣子,另一個會滾成3000萬。

                                心法74:如果媒體要求轉載文章

                                慎選。如果再來一次,我只想讓自己欣賞的媒體轉載。要留一點給人探聽,如果從未來回看,總是希望自己的作品是陳列在有品質的媒體上,價值應該加成,而不是減損。

                                另外,請務必要求轉載需附上作者全名、原文出處,千萬別被吃豆腐了。

                                配速


                                IG經營流程:配速

                                心法75:1000訂閱後要寫什麼?

                                在1000訂閱前,還沒人認識你,請發「專業」比重超過8成。

                                當你有1000人次的粉絲量後,請減少你的專業比例,例如3-5成即可。開始介紹你的生活給他們認識,讓有共通點的人們加深連結,最終形成緊密關係。「你跟我同一掛」是演化學教我的道理。請參考「文案的美-林育聖」,他的做法有專業、有生活,粉絲不只喜歡他的專業,更愛他的人。對,我愛他!


                                貼文排序為:生活、啟發與專業。這是1000追蹤基本盤以後才建議使用的模式,當你不是偶像時,沒人想看你的生活。圖片截自:林育聖

                                心法76:1000追蹤後請配速

                                現在,你這個「人物養成RPG」帳號已經開始變大了,這個時候貼文夠多,觸及率稍高,有時放著不動都會有新的追蹤,這你應得的。
                                請開始降速,從衝刺模式調整為「長跑模式」。請思考在「不被演算法淘汰」、「可以連續做五年以上」的兩個點中取得交集,這是你新的發文頻率。
                                如果有個目標,那就是「永續」。

                                心法77:頻率一定要穩定輸出

                                再怎麼配速也不能停下來用走的。
                                所謂的訂閱制容我再複習一次:「是期待你有新作品,所以我訂閱你。」
                                如果沒有作品,那麼我去找別人。
                                請記得,社群媒體上創作者很多,小心後浪的追擊。

                                心法78:依粉絲互動程度分類名單

                                請開始為你的粉絲互動程度列出排序,後面流量轉換會用到,類似「尊爵鐵粉」、「鐵粉」、「活躍粉絲」這樣的名單。
                                • 尊爵鐵粉:最接近你的服務的鐵粉。以1對1教練課為例,那些有時間、收入、需求、住你公司附近又剛好喜歡你的,是最有機會的潛在客戶,若有好產品,請優先介紹給尊爵鐵粉。
                                • 鐵粉:我的定義是會私訊、發文必按讚、限動看到底的粉絲,這些都可能成為產品的潛在購買者。
                                • 活躍粉絲:偶而會有互動的粉絲,需要繼續累積信任的粉絲。

                                心法79:所謂的購買

                                這是IG 經營分享的最後一哩路,我想談談「購買」這件事。
                                首先,教練要先過自己的兩大關卡:
                                • 有收費的服務才會珍惜,對雙方都是。
                                • 如果你需要找教練,那麼我就是全世界最好的教練,你理當找我。
                                所以,我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更直白的說,我打從一開始就會讓你知道我有在做服務,我不搞置入行銷這套,大家都不用猜,完全坦白。
                                多數教練,過了「不敢銷售自己」這關以後,通常就順了。或許大家缺的是心態,而不是技術。

                                心法80:導流技巧-通用與客制

                                在網路上發80%的乾貨,找20%尋求客制技術的客戶。請搜尋 FB「文案的美-林育聖」。老師在網路上常常發行銷文章,擁有4.5萬追蹤者,當你需要客制服務時第一個想到誰?育聖老師。
                                客制技術原理是幫客戶省時間,誰需要省時間?時間比錢還貴的人。多少人裡面有這樣的人,我概抓10%,故,大量曝光的目的是為了觸及到需要「客制」服務的人。

                                心法81:導流技巧- What, Why & How to

                                點出現象、分析背後原因(免費),接著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邀請你購買(如何解決)。國外書籍、課程常常是這樣的鋪成,請試著研究看看。例句:跟學生溝通常繞一大圈還解釋不清嗎?很可能是你其實也不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一段話的重點應包含主軸、案例、分析、結論。該如何才能精準溝通呢?請報名我的課程。

                                心法82:行銷漏斗

                                兩個選項:
                                • 對陌生人銷售 1.5萬元的「1對1教練課程」
                                • 先看你文章、聽你講座、上你團課,最後再轉1對1
                                對於客戶的阻力,哪個比較大?又,哪個客戶可能跟你可以有較多的連結(較長的跑道)?教練課雖然定價還是1.5萬,但因全球通膨,其實今年度整體貨幣票面價值貴了8.8%。如果你能為客戶搭個階梯,在「陌生人」與「1對1教練課」中安排更多的接觸與消費體驗,或許能讓你的銷售不用這麼的「硬要」。


                                簡單講就是別讓剛想要入坑的人就買頂級玩家的裝備,壓力大成交率低,幫忙做出產品階梯即是銷售漏斗。Sales Funnel
                                教練行銷漏斗

                                心法83:研發結緣商品

                                • 先市調、後開發
                                • 用公司內訓研發商品
                                在你寫過的文章,有沒有迴響特別好的「長文」、「系列文」?長文可以做成30-60分鐘的講座,系列文則可以作為小團課,這些都可以作為你主力商品前的「結緣商品」。這是所謂的先市調,後開發。再來,如果你的公司有內訓,並且是由教練輪流分享的,太好了,免費舞台!真實世界沒有無經驗講師但台下滿座的場合,請大量運用。

                                心法84:邀請客戶購買結緣商品

                                請邀請名單內的客戶來體驗產品,如果你已經有「既有客戶」了,請邀請客戶的朋友來參加你的結緣課程。這個產品費用是拿來結緣用的,獲利不是重點,能打平就好,重點是連結客戶。能撥空前來的,名單可往上提升至鐵粉或尊爵鐵粉。

                                心法85:邀請尊爵鐵粉、鐵粉客戶體驗一對一課程

                                如果有經過結緣階段,可以進一步邀請客戶體驗更高階的主力課程「1對1教練課」。又或者,剛好住你公司附近的尊爵鐵粉,或許可考慮直接邀請他們來體驗1對1課程摟。

                                彩蛋:大路徑圖

                                謝謝你看到最後,這張圖就當作送你的小彩蛋吧!
                                ig 經營,從0至1000粉絲路徑圖
                                IG經營:大路徑圖。最終導流至課程銷售。先有銷售,後有服務,接著是客戶與教練的共同成長

                                IG的未來

                                老鼠迴圈

                                不管是哪個社群平台,都存在三個問題:
                                1. 平台是別人的,遊戲規則制定者不是你,只能被動接受。
                                2. 發文過了就過了,流量並不會繼續累積
                                3. 除了被 Google 買下的 YouTube 以外,FB 跟 IG 的作品沒辦法被Google搜尋到
                                這是我做網站的原因,自己的家、流量隨著點閱數累積、可被搜尋引擎查到。創作工作應該越做越輕鬆,這是我認為每位教練都應思考的問題。

                                客戶在哪

                                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用IG,下個世代是抖音,有沒有發現,每個社群都有自己的年齡層。而能夠每週負擔2-3堂教練課的客群,他們的年齡與收入,會在哪個社群平台出沒?我認為是Facebook。這會是我下一個戰場,我曾有個1萬粉絲的粉絲專頁跟3000好友的個人臉書,但今年七月被盜帳號而被刪除,我需要把它做回來。

                                推薦的學習素材

                                書籍

                                因為我是文字行創作者,所以我只推薦寫作的部分:
                                1.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陳立飛
                                2. 大人的11堂寫作課/粥左羅
                                3. 讓寫作成為自我精進的武器/師北宸
                                是的,三本都是中國公眾號上的專家老師,這是我的選書邏輯:「世界最難的網路寫作之一是中國。在競爭激烈的環境下能出線又出書的,還把版權賣到國外的,強中之強!」選書由下往上分別是初學者、中階者、進階者的主題設定,請依照程度自行選購。

                                教練銷售、客戶名單、客戶轉介紹

                                健身查德 老師

                                我曾覺得老師太油條、太商業,但我後來才了解自己會有這個情緒是因為自己「太不會講話、太不會銷售」,其實我是不爽自己。老師講話很直接,對於銷售沒打算跟你繞圈子,直接把滿滿乾貨倒給你。在大型連鎖扛區域業績多年的實力不是幹假的,他的課程我推薦給所有健身工作室的教練朋友。
                                1. 老師的IG:健身查德
                                2. 老師的課程:私人教練銷售攻略

                                個人品牌經營、寫作、網站經營

                                于為暢 老師

                                不多說,唯一推薦。老師的專長是網路行銷、個人品牌經營。我更佩服的是老師的「利他使命」、「觀點力」。我很多東西都是跟老師學來的,現在仍繼續學習中。
                                1. 老師的 Podcast:暢學宇宙
                                2. 老師的網站:天下為暢
                                3. 老師的課程:個人品牌大帝國

                                結語

                                疫情期間教練產業在招生上格外辛苦,很多時候,具備專業的教練其實只是欠缺伯樂。

                                「不如讓千里馬自己走出來吧?」這是我腦海中閃過的一句話,於是有了這篇大清單文的誕生。這篇文章是我參考書籍、上課、自己試錯的集合體,希望各位教練能在參考我的路徑之後,盡可能的走捷徑,不要經歷得像我這麼多。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其他文章
                                我想當健身教練,證照要考哪一張?
                                教練是服務業還是教育業?我的心路歷程是…
                                為什麼我不做自由教練

                                封面圖引用資訊
                                Photo by Xavier Lorenzo on Stock Photos


                                我是Coach Hank 謝維駿,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目前在 前勁體能 Akrofitness 擔任肌力與體能教練,台灣師大體育教育碩士,肌力與體能教練年資10+年。

                                教學內容:
                                1. 學習基礎重訓動作
                                2. 自主操作重訓課表
                                3. 獨立判斷問題並排除
                                4. 培養自主訓練習慣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新北永和)

                                其它文章、課程資訊與履歷:coachhanksc.com
                                前勁體能永安店 分鐘計費會員招募中(捷運永安市場站,出站一分鐘):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R6I6tcs3MABOFm4qg4MIDrESGAtKAeJt9aLE9j68wDaUK1Q/viewform
                                • 教練經營社群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深蹲腳踝卡嗎?如此的深蹲會造成身體前趴、下背壓力大等狀況喔!

                                深蹲腳踝卡嗎?矯正訓練:深蹲-腳踝篇

                                深蹲蹲不下去嗎?深蹲身體前趴很多嗎?蹲一蹲腳踝不由自主的往外轉嗎?這可能都是腳踝卡卡小腿太緊繃的狀況。 好發族族群有: -常穿薄底鞋者 -常穿高跟鞋者 -常穿有踩屎感的極軟底鞋子者 影響訓練進度事小,弄到腰跟膝蓋就不好了,來看看如何解決吧!

                                Junior level basketball player bouncing basketball. Young basket

                                爆發力項目-不建議做長距離耐力訓練

                                爆發力項目如籃球、棒球、排球等團隊項目,在以往的體能訓練中常常會加入長距離耐力跑,例如2k-10k的慢跑。 會有這樣的設計,理由是認為需要先堆疊基礎體能後才能發展進階的間歇能力或爆發力元素。 而弔詭的是:「跑得越多越認真的選手,反而是下個賽季成績衰退最多的人」

                                一名男性正在努力舉起槓鈴,槓鈴旁邊擺放小豬撲滿、水果沙拉和一張上升趨勢的指標圖,象徵透過運動推動生活中的儲蓄、健康管理等長期目標

                                培養堅持力:如何透過運動訓練延遲滿足

                                願意將現有一部分珍惜的事物,投資到未來以換得更美好的事物即是延遲滿足的本質。 大部分的人都無法堅持一件事物超過三個月,而運動訓練可以模擬延遲滿足,藉此增加你對人生目標的堅持能力。

                                lily collins 沒有一種關係比我與我自己的關係更為重要

                                身材焦慮:比起讓你喜歡我,我更在意我喜不喜歡自己

                                當你變壯時就會有人說你練那麼壯要幹嘛,然後你瘦下來時又會有另外一群人說你怎麼這麼瘦。所以你終於理解每個人都會有他的主流觀點,有人認為身材好看是阿諾般的精實身材、有人認為身材好是館長這種帶著肉量的身材、但同時也有人覺得木村這種襯衫脫下來有腹肌的很好看。 那你到底要滿足誰的期望呢?

                                Coach Hank 祝各位新年快樂,虎哩健康呷百二

                                Coach Hank 祝各位新年快樂,虎哩健康呷百二

                                我今年可能有兩個嘗試: 我打算把這幾年的文章、在前勁現場遇到的學員問題做個大整理,並把內容搬遷同步在一個可永久存放的空間裡,我想把這個空間定位成‘’邁向長期運動習慣之路的「諮詢服務站」‘’ 想嘗試增加 ‘’Q & A 問答表單‘’,來收集大家在長期運動路上的卡點或心法等疑問。好讓我能在實務上給予經驗分享。 因為時間有限,想做的事情很多,要對時間管理更加的積極才行。所以打出來的意思就是希望大家可以督促我完成摟,還麻煩今年大家持續給予指教瞜!

                                 練腿日隔天...

                                運動後肌肉痠痛不應該作為訓練是否有效的指標

                                「殺不死我的,必使我更強大。」這句話也適用於肌肉訓練。當你給肌肉訓練時,肌肉會產生微小的肌肉損傷,身體會修護它並變得「更強」一點來面對未來相同情境的挑戰。當你越熟悉動作則肌肉痠痛的程度也越少,這是身體適應的結果,不代表你肌肉沒成長。

                                 
                                Designed by 路老闆 光沐之心
                                COPYRIGHT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