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回主選單
      •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長期持續運動 (2)
      • 教練課程攻略 (3)
        • 健身常見問題 (14)
          • 運動習慣 (7)
            • 長線體態 (12)
              • 訓練技術與觀點 (12)
                • 矯正訓練 (7)
                  • 訓練課表 (3)
                    • 引體向上攻略:從 0 至 10 下 (3)
                      • 新冠肺炎-運動處方 (3)
                        • 新手教練攻略 (5)
                          • 教練職涯 (14)
                            • 生活啟發 (13)
                              • 生活隨筆 (5)
                                深蹲 硬舉 臥推 肩推 引體向上 划船 核心肌群 矯正訓練 運動習慣 長線體態 無限賽局 比較 焦慮 情緒健康 教練經營社群 謝維駿 Hank 的價值觀
                                1. 首頁
                                2. 部落格
                                3. 任何訓練課表都有效,只要你執行三個月
                                攀岩、登高、不放棄訓練

                                任何訓練課表都有效,只要你執行三個月

                                2023 May 30 健身常見問題
                                內容目錄
                                1. 任何的方法都有效
                                2. 先操作三個月再說
                                3. 如何跑一套訓練課表?
                                4. 或許有我可以學習的地方

                                傳奇教練 Dan John 曾說:「任何方法都有效,只要你願意持續三個月。」

                                為什麼是三個月?大部分的訓練課表都是三個月為一期,因為神經建立迴路、肌肉學習、堆疊成果都需要時間,如果沒能完整參與一項計畫至少三個月,真的很難體會其中的原理、技巧與心得。

                                任何的方法都有效

                                不曉得大家有沒有看過周星馳主演的武狀元蘇乞兒?蘇乞兒一直無法領悟降龍十八掌的第十八掌該怎麼打,直到後來領悟到把一至十七掌式都合起來就是第十八掌:「亢龍有悔」(發光~~)

                                如果,蘇乞兒練武時只打了兩掌就沒有繼續練習後面的招式,那麼能在最後使出發光的亢龍有悔嗎?同樣的道理,很多課表的效果不在初期發生,而是要「打完整套」才會呈現完整效果。可惜,很多訓練課表的效果都很好,但你在還沒感受到之前就退出了。



                                就例如想要增加肌力好了,課表流程可以是這樣:

                                • 技術學習期
                                  • 所有動作 10下3組
                                  • 一週兩練,大約8次訓練課
                                • 肌肥大週期
                                  • 強度動作8下3組,補量動作12下3組,補強動作12-50下4組
                                  • 一週兩練,大約8次訓練課
                                • 肌力週期
                                  • 強度動作5下3組,補量動作8下3組,補強動作12下3組
                                  • 一週兩練,大約8次訓練課
                                通常,前八次訓練就會有人棄坑。肌肉沒有感受、隔天起床沒有痠、練了八小時肌肉還沒變大。這很正常,因為前面都在學動作,扎馬步、打正拳,要打出會發光的第十八掌是三個月後的事情。讓你掌法發光的不是三個月後的那次訓練,而是每一天的堆疊,從馬步站樁開始的;讓你下肢強壯的,也不是三個月後的那次 PR,而是每一天的練習,從空槓深蹲開始的。

                                如果每個月都存下一些錢,可以預期接下來的日子會有一筆錢;如果這個月開始好好跑課表,可以預期接下來的成果會比開始前更好。所以當你懷疑練習兩週怎麼還沒效,不急,你正在路上。

                                我要說的是什麼?如果你理解成果是可預期的,那麼你只要讓它實現就好!沈住氣,壓下你急欲獲得成果的浮躁,好好的練,無聊、重複但有效。當你能持續訓練時,該是你的十八掌、該是你的訓練成果,本來就是你應得的。

                                出席、執行、收工、睡覺,然後明天再來一次

                                先操作三個月再說

                                「萬一這課表無效怎麼辦,我不就浪費三個月了?」你問。

                                「那如果有效怎麼辦?」
                                「就算沒效,你這三個月不也學到經驗了?」我回。

                                通常你拿到手上的訓練課表,都是有前人驗證有效的作法,所以才會出現在你手中。老實說,那些國外大神出的課表幾乎都有效,只要你願意完整執行它的作法。問題是大部分的人無法等到開花結果的那天。

                                你很清楚知道這些計畫都是有成功的前例可循,所以問題不是出在課表,而是你自己。面對一項新事物因為沒經歷過所以沒把握是很正常的想法,假若跟自己約定無論如何都要老老實實的操作三個月才能換招呢?完整地體驗整個流程,你最後會成功,或是得到經驗,你幾乎沒損失。但若是你中途退出,那你什麼都不會得到。

                                要能頂住自我懷疑日子的訣竅就是心平靜,有的時候你也要學著在執行計畫時少看點社群媒體或少問別人意見。在還沒有分辨能力前先好好潛心的堆疊,過多的資訊反而容易使你心慌緊張,當心態踏實了,扎扎實實的執行三個月計畫就不是件難事。

                                再說一次,你最後會成功,或者得到經驗。當你常常拿自己去實驗未知的計畫,你會變成跑課表的專家,你的身體跟你的經驗都是你的武器,你會知道什麼技法對你最有效。最厲害的是,什麼技法對你周遭的人有效你也會知道,因為你是實踐家,不是鍵盤俠。

                                如何跑一套訓練課表?

                                1. 先思考自己要什麼,知道目標很重要。
                                2. 在沒有太多週期概念前先跟著別人的訓練課表操作就好,模仿總是最好的學習法。
                                3. 至少堅持三個月。很多方法一次不會有效、兩次還是沒效,但連續三個月會有效。
                                4. 請照單全抄。學做菜不要隨意修改人家的食譜,要煮的好吃就要照單全抄(如果自己改配方拉肚子,這帳要算自己頭上)
                                5. 只有完整跑完課表的人才有資格靠北課表不好,如果跑完課表不如預期,三個月後你可以改練別套。
                                6. 持續執行不同的課表,並記錄每份課表帶給你的壞處、好處與適用時機,如此你的訓練工具庫就會有越來越多的選擇。

                                或許有我可以學習的地方

                                沒有一個計畫/課表/週期/方法是絕對適合你的,但當你走完一趟後,可能有部分經驗可以成為你日後的養份。當你感覺這計畫似乎不完全是你的菜時,先不要退坑,試著走完全程看看,我的經驗是每次在走一個不一樣的課表時,前半個月都會想退坑,理由是不習慣、不舒適、不順手,但過了就好了。也因為持續做下去,往往會在過程中發現很酷的想法跟身體上的改變,所以,「或許有我可以學習的地方喔?」試著再走一下課表吧?有趣的事情通常會發生在完整經歷過一趟之後。總之,跑完全程完再決定要不要討厭它吧?萬一這個課表計畫最後真的不合你意,至少三個月後你學會了耐心以及經驗。

                                另一個狀況是你會常常遇到這樣的抉擇:「選擇了某個門派後操作沒幾天就發現似乎有另外一個門派更好時,到底要繼續還是該換坑呢?」於是很難下決定、下了決定又想換招。是的我也會,所以我會把想嘗試的東西,放在下一個三個月(而不是明天更換)。我靠著這樣的排程,學到很多訓練技術不一樣的應用法,這一切都是靠忍著不太早換招得來的。

                                以上心法不只再講訓練課表,也適用於飲食課表、讀書計畫、理財計畫等。每當你迷惘時,請再想想本篇中最重要的那句話:「任何方法都有效,只要你願意持續三個月。」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其它文章
                                如何有效率的尋找教學大招:搜尋引擎用法分享
                                如何有計畫的探索新計畫方向?先蒼蠅模式,再蜜蜂模式
                                面對困難,不失敗就是前進:風櫃嘴老師教我的事

                                封面圖引用資訊
                                Photo by JeremyMcNelley on iStock Photos


                                我是Coach Hank 謝維駿,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目前在 前勁體能 Akrofitness 擔任肌力與體能教練,台灣師大體育教育碩士,肌力與體能教練年資10+年。

                                教學內容:
                                1. 學習基礎重訓動作
                                2. 自主操作重訓課表
                                3. 獨立判斷問題並排除
                                4. 培養自主訓練習慣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新北永和)

                                其它文章、課程資訊與履歷:coachhanksc.com
                                前勁體能永安店 分鐘計費會員招募中(捷運永安市場站,出站一分鐘):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R6I6tcs3MABOFm4qg4MIDrESGAtKAeJt9aLE9j68wDaUK1Q/viewform
                                • 運動習慣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有一片迷宮,一名穿著西裝帶著工程頭盔手持計畫圖,正思考著如何在迷宮中探索前進

                                更有效率的新計畫方向探索法:先快速失敗,再複製飛輪

                                開始的勇氣→蒼蠅模式(快速失敗)→蜜蜂模式(複製飛輪) 快速失敗的策略是刪去法,目的是在有限的空間裡快速累積最多的「失敗路徑」。通常,計畫方向總是出現在失敗中獲得。 當找到自己的方向後,請重複執行成功模式,使通往成功的飛輪開始轉動。每天都前進一點點,最終將會實現你的計畫。

                                面對困難,不失敗就是前進:風櫃嘴老師教我的事

                                所謂的配速是把遙遠的距離切分為一塊塊小小的努力,或許可以騎更快,但你要忍耐;或許可能會掉速,但你要堅持。

                                Search button on virtual screen pressed with finger

                                如何有效率的尋找教學大招:搜尋引擎用法分享

                                條條大路通羅馬的意思是:「世界上很多教學技法都能通往成功」,但這句話背後的話是:「每個技法雖然都能成功,但速度不一樣、效果也不一樣。」甚至,有些教學技法只爭取流量但不通往羅馬。 這是新人教練學習教學技法以及投入教學現場實戰的重大問題:「如果你沒有嘗試過這些方法(還要夠熟練),你怎麼知道你正在用的教學技法是流量炫技招、可用招還是阿斯匹靈級1的萬用大招?」

                                如何解鎖第一下引體向上?

                                第一下引體向上=拉自己體重一下。公式=使用發展力量最快的引體向上姿勢(存最快的技巧)+有紀律的出席(存錢心態)。

                                教練是服務業還是教育業?我的心路歷程是…

                                繩梯在熱身的應用-神經連結與協調性統合

                                繩梯又被稱為敏捷梯,在繩梯裡展現快速的動作並不是敏捷的全部。敏捷性包含三種元素:速度 (Speed, S) 敏捷性 (Agility, A) 靈巧性 (Quickness, Q),簡稱 SAQ 系統。 繩梯在SAQ系統中主要用來發展「靈巧性」,是一種讓反應提升的訓練技巧。

                                 
                                Designed by 路老闆 光沐之心
                                COPYRIGHT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