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回主選單
      •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長期持續運動 (2)
      • 教練課程攻略 (3)
        • 健身常見問題 (14)
          • 運動習慣 (7)
            • 長線體態 (12)
              • 訓練技術與觀點 (12)
                • 矯正訓練 (7)
                  • 訓練課表 (3)
                    • 引體向上攻略:從 0 至 10 下 (3)
                      • 新冠肺炎-運動處方 (3)
                        • 新手教練攻略 (5)
                          • 教練職涯 (14)
                            • 生活啟發 (13)
                              • 生活隨筆 (5)
                                深蹲 硬舉 臥推 肩推 引體向上 划船 核心肌群 矯正訓練 運動習慣 長線體態 無限賽局 比較 焦慮 情緒健康 教練經營社群 謝維駿 Hank 的價值觀
                                1. 首頁
                                2. 部落格
                                3. 別把你的教練課變成補習班
                                教練 Photo by NASM

                                別把你的教練課變成補習班

                                2023 Mar 07 新手教練攻略
                                內容目錄
                                1. 像補習班的教練課
                                2. 不功能的訓練最有功能
                                3. 有溫度的訓練

                                我在入行時為了要讓我的客戶獲得成長,我設法強化我的專業訓練能力,於是國際證照、矯正課程、運動訓練法等等都很拼命的去學習。但當我指導客戶時卻遇到一些問題:「我的客戶都聽不懂我在講什麼」、「我的客戶覺得我的教練課很像在練校隊」、「客戶覺得跟我運動很有挫折感」、「上一整天班後再來找我運動壓力很大」。

                                像補習班的教練課

                                這是我生涯初期犯的嚴重錯誤:「我把我的教練課上的像是補習班。」,沒有人喜歡我的課,大家在運動這條路上被嚇到了、放棄了。都是因為我把運動弄的太難太挫折了。

                                • 我上課時講太多術語,沒有轉換成客戶聽得懂的語言。
                                • 我太在意客戶訓練進度有沒有達成,忘了每個人都是背負著工作生活壓力在進行訓練,訓練不過是他生活中的一小部分。
                                • 我太在意練出好成績,卻忘了問客戶對課表的感受。
                                總的來說,我太專注於想把客戶練好,但我忘了我訓練的其實不是一具身體,而是有溫度、有情緒的獨立個體。

                                各位教練,我們都想把客戶練好,所以積極進修學習,想把最好的訓練呈現給客戶,但我們可能忘了運動本身應該是一件有趣的事情,然後因為很有趣所以願意常常來運動,又因為常常來運動所以逐漸獲得進展。

                                我從幼稚園大班開始學游泳,記得小時候我跟我弟很喜歡去練習,因為游泳完之後可以去沙灘挖沙、上岸還有香腸可以吃,這是週末午後最有趣的事情了!我爸媽總有方法讓我們在快樂中學習,最後我們順利學會游泳。如果一項運動從樂趣出發,熟練內化,最後陪伴你整個人生,還有比這個更棒的事情嗎?

                                不功能的訓練最有功能

                                入行又過了幾年,我負責某大專甲組籃球隊的肌力與體能訓練。我總在訓練課結束前,帶大家到鏡子前面練一點二頭跟飛鳥。用功能性訓練的角度來看,將小肌肉獨立出來做幾乎沒有必要,但這兩項是我每次體能訓練收尾時的必練項目。

                                為什麼?甲組球員其實都很自律,用嚴苛的訓練要求他們其實效果不好,但如果讓他們發自內心喜歡自己打球的樣子,他們能發揮得更好。這些充血訓練跟表現無關,但卻跟心情很有關,有誰不喜歡粗壯的手臂呢?也因為喜歡訓練,所以能帶來更好的表現。

                                健身訓練也是如此,教科書教你的是理論跟準則而不是實務作法。我們訓練的不是一具「人體」而是有溫度的人,現實中總有太多因素需要考量,做A不總是得B。就像我們都知道熱量吃得少就瘦,但有多少人真的能輕鬆瘦下來?重點是「怎麼做?」、「如何執行?」,單純的照表操課是行不通的。良好的訓練計畫不僅僅是開出一份課表,而是考量客戶需求、情緒、喜好、價值觀、工作狀態、身體能力所設計出的「長期解決方案」。

                                對於大部分的客戶來說,教練課不是必需品而是奢侈品。如果你把訓練搞的太複雜,隨時拉倒不玩是很正常的事。我們常以為客戶買的是:「『教練,我想減肥』的訓練計畫」,但其實客戶買的是「一個從沒接觸過的運動體驗、一個下班後的休閒活動,剛好會瘦的運動產品」。

                                有溫度的訓練

                                練「人」,而不是練一具「人體」,以下方法分享:
                                1. 多一點同理心
                                  • 大家都出社會了,在下班之餘找個休閒活動,如果能在這個娛樂中順帶伴隨身體進步是最棒的事情,但大家不是來當選手的、也不是來上補習班的,所以課程內容還是要依據客戶的體能、個性、喜好去做設計。
                                2. 用微笑線取代肌肥大
                                  • 用客戶聽得懂也有共鳴的話去講你的術語。不要再講神經連結,講協調性會變好;不要再講水平內收,講向前出拳;不要再講臀大肌下段纖維肌肥大,講這樣練屁股微笑線會變明顯。
                                3. 祖母規矩:寫完功課就可以打電動
                                  • 有必須讓學生練的「處方」,但也有一些客戶很喜歡練但不在你範圍內的,一堂課裡面兩者應該都要有。不討喜的動作後面接喜歡的動作,喜歡的動作試著配置於課程的高峰點和結尾點。
                                4. 草莓口味牙膏
                                  • 有些訓練對客戶很重要但客戶不想要,你可以更有藝術的編排,學學巧虎的草莓口味牙膏。
                                5. 又不是在寫論文
                                  • 不要開出一堆自己也不會想練的嚴苛課表,又不是在寫論文。一個討人厭的課表保證在一小時內有效,但不會再有下一小時。
                                6. 讓客戶喜歡運動
                                  • 如果你讓客戶喜歡訓練,他自己就會去練,如果你讓他注重自己的身體意象,他自己就會顧好睡眠跟飲食。專注於建立系統,系統會幫你搞定一切。
                                總的來說
                                • 不只是開課表,而是設計解決方案
                                • 不只聚焦在標準化作法.而是全盤思考
                                • 不只訓練身體,更注重人
                                • 訓練不只幫助學生一陣子,更是一輩子


                                你可能會喜歡的其它文章
                                • 因為我不懂訓練,所以我理解你的難處
                                • 向最高收入的Uber司機學習:健身教練的收入策略
                                • 人生股份有限公司:將個人健康視為一種風險管理

                                文章資訊
                                原文發表於 2021.01.02,重製更新於2023.2.28.

                                封面圖引用資訊
                                Photo by NASM

                                我是Coach Hank 謝維駿,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目前在 前勁體能 Akrofitness 擔任肌力與體能教練,台灣師大體育教育碩士,肌力與體能教練年資10+年。

                                教學內容:
                                1. 學習基礎重訓動作
                                2. 自主操作重訓課表
                                3. 獨立判斷問題並排除
                                4. 培養自主訓練習慣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新北永和)

                                其它文章、課程資訊與履歷:coachhanksc.com
                                前勁體能永安店 分鐘計費會員招募中(捷運永安市場站,出站一分鐘):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R6I6tcs3MABOFm4qg4MIDrESGAtKAeJt9aLE9j68wDaUK1Q/viewform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醫生叫我不要再運動?放棄運動或開刀前的另一條路:增生療法

                                  一台車正常行駛幾年後,部分零件磨損退化都是正常的。我們人也是,關節使用數十年後難免磨損,這是正常使用痕跡。在醫學檢查裡,這種長期慢性耗損常用「磨損」、「退化」稱之。 以往你只能選擇休息不要再運動或開刀,但現在你很可能在醫生評估下注射增生療法葡萄糖或PRP。假若後續復健得宜,很多人是能繼續享受運動的樂趣的。

                                  AI 技術

                                  科技焦慮:AI 技術會取代健身教練嗎?教練的風險、威脅與機會

                                  先講結論:如果你做出調整,那麼AI技術暫時威脅不到你。AI 技術 能協助健身教練做高度自動化的事情,但無法取代顧問、創意、情感支持與複雜性動作技巧的判讀技術。總的來說,如果你把客戶看作是一具需強化的身體,你會被取代;如果你關注的是一位有溫度的人,正好他需要鍛鍊,那麼AI 技術則能成為你的幫手。

                                  先把自己過好,才有能力幫助別人:我的大叔觀後感

                                  很多時候我們都被教育只要別人過得很好,自己吃虧一點沒有關係。當自己很委屈時就吞下來,只要別人好就好。 但是,這樣的自我關係真的好嗎?

                                  社群媒體讓你以為訓練成果得來容易:體態速成文化的反思

                                  社群媒體讓你以為訓練成果得來容易:體態速成文化的反思

                                  任何長期的成果都不是一蹴可幾的,至少在運動訓練不能。 我們都知道在社群上秀大把現金跟名車的,不是假帳號就是直銷,那你怎又該相信那些「我的身材,輕鬆容易」的廣告詞是真的呢?

                                  如何長期維持體重?用80/20法則建立平衡、用利基模式建立節奏

                                  1. 找到平衡:東西都可以吃,但注意份量與比例。2. 找到節奏:放下目標,聚焦在過程。尋找一個自己可以輕鬆愉悅執行的「利基模式」,然後持續複製它。

                                  學習新重訓動作,初期肌肉沒有感受度是正常的

                                  學習新重訓動作初期,肌肉沒有感受度是正常的

                                  訓練初期感受不到肌肉出力不是你的問題,而是正常的動作學習階段演進。肌肉感受度隨著訓練年資逐漸增加,老手在動作中的肌肉、神經、大腦有非常緊密的連結,這也造就「輕易有感受度」跟「怎麼樣都抓不到感覺」的差別。

                                   
                                  Designed by 路老闆 光沐之心
                                  COPYRIGHT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