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回主選單
      •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長期持續運動 (2)
      • 教練課程攻略 (3)
        • 健身常見問題 (14)
          • 運動習慣 (7)
            • 長線體態 (12)
              • 訓練技術與觀點 (12)
                • 矯正訓練 (7)
                  • 訓練課表 (3)
                    • 引體向上攻略:從 0 至 10 下 (3)
                      • 新冠肺炎-運動處方 (3)
                        • 新手教練攻略 (5)
                          • 教練職涯 (14)
                            • 生活啟發 (13)
                              • 生活隨筆 (5)
                                深蹲 硬舉 臥推 肩推 引體向上 划船 核心肌群 矯正訓練 運動習慣 長線體態 無限賽局 比較 焦慮 情緒健康 教練經營社群 謝維駿 Hank 的價值觀
                                1. 首頁
                                2. 部落格
                                3. 不易胖的秘訣:想吃就吃

                                不易胖的秘訣:想吃就吃

                                2023 Feb 03 長線體態
                                內容目錄
                                1. 不易胖的秘訣:肯定自己的進食慾望
                                2. 想吃就吃真的沒問題嗎?
                                3. 兩種需滿足的食慾
                                4. 五個思考擺脫暴食
                                  1. 思考一:承認自己想吃
                                  2. 思考二:不小心吃多的時候,反而是你的機會
                                  3. 思考三:今天吃過就好,想吃明天再來
                                  4. 思考四:邊吃飯邊追劇是危險的
                                  5. 思考五:心理狀態好,食物選擇就會好
                                5. 結語:讓自己有選擇權,其實你要的並不多

                                「算了不管了,今天先吃一波,其他的明天再說!」

                                你也一定有過這種經驗。與其壓抑心情,讓暴漲的情緒用加倍的進食量奉還,何不想吃的時候就吃呢?

                                有沒有什麼食物是被你放在控管名單之中,但每天都會一直想到它的?先肯定自己想吃的心情並實現它,身體作為感謝,也會回報你不暴食的承諾。

                                不易胖的秘訣:肯定自己的進食慾望

                                我曾有位客戶跟同事打賭三個月內看誰瘦最多,他自己規劃一套「超噁心」的飲食計畫。這套課表已經不是六根清淨的等級,而是人生了然無望的境界。我的客戶是一個平常要下班後會跟朋友聚餐喝點小酒,假日邀請朋友來家裡做大菜的那種,突然變成清湯掛麵怎麼受得了?

                                (喔不是,掛麵至少還有碳水,那份課表沒那麼可愛...)

                                當然,他的朋友也不好受,心裡想著有好菜好酒不喝,又想念哥們,這樣的人生到底在幹嘛?於是有一個人先「偷吃」,接著兩個人退出,再來是大家一起的週末解放。而那份打賭贏了才能拿的公積金,變成了超大規模的加菜金。

                                「誇張的暴食!」我能想像那個場景有多瘋狂。老實說,喝酒聚餐做菜只是一個工具,好哥們聚在一起才是重點。如果順著繼續推理,那以聚會為名目,大家點份套餐搭配酒品,為什麼不能吃?

                                基於能量守恆機制,凡壓抑者必加倍奉還,請避免這樣做。試著先肯定自己想跟朋友聚在一起吃飯的心情,找出自己也能同意的作法,讓自己擁有對食物的選擇權,而不是一昧的壓抑。

                                想吃就吃真的沒問題嗎?

                                每當我提到想吃就吃才是避免暴食的方法時,多數客戶都會「雙手盤胸前+皺眉頭」,這邊跟你分享兩個真實故事:

                                電動隨你打的故事:這我在親子教養專欄看到的。曾有一位青年沈迷於電動,不想去上學,於是爸媽幫他請了假,要求他天天打電動,就如同要求他天天寫作業那樣。「有時間看電視還不去打電動?」、「你今天才打5個小時,確定這樣能破關嗎?打到破關才能出來房間」。恩,相信我,就是在讀書之餘打電動才叫爽,真的要你天天打,第一天會笑,第三天就覺得其實有書可以讀還真不錯。

                                整塊蛋糕的故事:這我親身經歷。我喜歡吃紅葉鮮奶油巧克力蛋糕,但只有生日才會買,想想我都自己賺錢了為什麼不能隨時都來一塊?來一塊不夠,我要吃它個過癮,於是我買了一個8寸的蛋糕,這是一個跟電鍋開口差不多大的蛋糕。恩,前兩塊很高興,切第三塊開始滑手機,接著把剩下的冰冰箱。經歷這次以後,我會說想吃去買一塊就好,一次吃下整份蛋糕的奶油量實在有點噁心。

                                不管是滿足飢餓感或填補心靈的渴望,剛開始你會狂喜,接著滿足,其實也就夠了。真的要你每天做,全力做,你會發現它其實沒有想像中的好玩。

                                兩種需滿足的食慾

                                你的身體有兩種餓:

                                1. 真的肚子餓
                                  • 情境:活動量較多的日子(或運動)後故意不吃東西,晚上餓到睡覺,反而爬起來到廚房弄了一堆東西來暴飲暴食。
                                  • 解法:依據身體的回饋吃飯,活動量多的日子就多吃一點,坐姿靜態的日子則正常吃飯或少一點。
                                2. 情緒說你餓
                                  • 情境:哥喝的不是奶茶,是情緒
                                  • 解法:先認識自己的情緒,奶茶不一定是想喝,而是一種慰藉

                                世界上的兩種餓:
                                該吃不吃不該吃卻吃,
                                有種餓是情緒覺得你餓。

                                五個思考擺脫暴食

                                思考一:承認自己想吃

                                教練我最愛的食物是珍奶,教練也是人,我明白告訴你我會吃這些東西,不怕你知道。

                                • 承認是肯定自己、光明正大、不做兩種形象
                                • 肯定自己那份想吃這食物的心情
                                • 不評判好壞,只是單純的接受

                                如果自己都能大方承認自己想吃,那麼潛意識還有什麼理由反駁你?

                                吃吧!
                                想吃就吃不是放縱,而是與自己和解。

                                如果每次面對食物都是壓抑、暴吃、後悔、重新壓抑,那「想吃就吃」會變成負面連結:「順著心情吃=後悔+痛苦」。真正的「想吃就吃」是滿足自己的好奇心與情緒,品味那份感謝與肚子裡的飽足感,當自己被撫慰了以後,停手,謝謝自己願意給自己一次進食的機會。

                                吃→滿足→停手→微笑→感謝自己→我做到了=正面連結

                                思考二:不小心吃多的時候,反而是你的機會

                                「哎呀,這只是實驗結果較差。」
                                「沒遇過這樣的狀況難免的。」

                                沒有失敗,只有成長或學習。重點不是這次吃多了,而是透過這次的經驗學到什麼?通常,客戶們在嘗試的過程是「先過度暴吃→再極端少吃→最後找到自己的節奏」。這是很正常的心路歷程,你已經在路上了,你很棒!請先肯定努力的自己。

                                接著,給你一些回家功課:

                                1. 為暴食製造負面感受
                                  • 試著把「吃過量」的身心感受記下來,越深刻的感受就越能增加改善行為的動機。
                                  • 肚子撐的感覺、花錢的感覺、懊悔的感覺、滿滿奶油的油膩感、睡不著的感覺、赤胃酸的燒灼,把這些感覺好好想一遍,甚至為這個畫面加點料。如果一件事讓你感到反感,那身體就會啟動逃避系統,請善用演化機制送你的禮物。
                                2. 覺察吃飽跡象
                                  • 試著把「開始要吃過頭」的跡象給記起來,能被覺察就能被停止。
                                  • 開始有點飽的跡象是什麼?是肚子撐起來的感覺嗎?是自己吃飯速度降低的時候嗎?是開始想拿手機來滑的瞬間嗎?

                                沒有失敗,只有成長或學習。

                                思考三:今天吃過就好,想吃明天再來

                                我前陣子去日本玩,大罐明治鮮奶1000ml 不到60元台幣(254¥),「什麼?牛奶比台灣手搖還便宜!」雖然吸引人,但我還是選小罐450ml的。「想喝,明天再買。」是自己親身的體會。

                                我承認自己想吃而不是刻意忽視它。我全然的享受,而不是用「如果沒有明天,所以暴飲暴食」。我是教練,維持體態才應該是日常主軸,但也因為我的不壓抑,反而潛意識像是感謝認同又理解自己的難處一樣,吃到滿足點居然會自己停止。

                                神奇吧?我無意間打開了「正念飲食」的開關。

                                思考四:邊吃飯邊追劇是危險的

                                吃飯不專心的兩個危險:

                                1. 生理飢餓感訊號會被延遲,會吃下比想像中更多的食物
                                2. 心靈滿足感沒有得到慰藉,吃完還是會感到空虛

                                活動多的日子吃的會相對多,要如何知道自己吃到什麼程度該停?又或者如何讓心靈感受到被撫慰而停下筷子?答案是「專心吃飯」、「好好吃飯」。

                                找個沒人打擾的位子坐著,好好品味眼前的食物,它的擺盤、它的口感、它的味道、它滑進喉嚨的感覺,吃下這東西帶給你的感受。這才是所謂的好好吃飯。當你放感情品味眼前的餐點時,你的視覺、嗅覺、味覺、身體、心靈都同步獲得補充,如此,你會發現其實自己並不需要這麼多的食物。

                                思考五:心理狀態好,食物選擇就會好

                                情緒不高不低的均值心理狀態是選擇食物較為理性的時刻(是的,高興時的亂吃跟失落時相比好不到哪去喔!)。當狀態不好時,心裡那條「食物選擇保險絲」容易斷掉,取而代之的是:「我已經這麼___,為什麼不對自己好一點?」

                                因此,平常就要有意識的定期減壓,例如:

                                • 觀察情緒
                                • 培養興趣
                                • 自我對話
                                • 固定休假

                                結語:讓自己有選擇權,其實你要的並不多

                                除了有毒的、過敏源食物外,其實食物沒有好壞之分,是自己的思想定義了分類。我思考的是一種長線心態,壓抑自我的意思是「你有一天還是會做」,不小心這份阻擋變成忍耐後的「犒賞」,那不就又變正面增強了嗎?

                                「那些被壓抑的暴食衝動,通常是自己想要的、會過量的食物。」

                                所以,順從渴望、理解自己的食慾、思考食物背後的情緒意義比起粗暴的拒絕好得多。拒絕是簡單的,因為不用思考,但我只想說:「困難且需要探索的作法,才能讓你事情越做越簡單的長期作法。」

                                食物沒有好壞,只有選擇。


                                我是Coach Hank 謝維駿,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目前在 前勁體能 Akrofitness 擔任肌力與體能教練,台灣師大體育教育碩士,肌力與體能教練年資10+年。

                                教學內容:
                                1. 學習基礎重訓動作
                                2. 自主操作重訓課表
                                3. 獨立判斷問題並排除
                                4. 培養自主訓練習慣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新北永和)

                                其它文章、課程資訊與履歷:coachhanksc.com
                                前勁體能永安店 分鐘計費會員招募中(捷運永安市場站,出站一分鐘):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R6I6tcs3MABOFm4qg4MIDrESGAtKAeJt9aLE9j68wDaUK1Q/viewform
                                • 長線體態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亞洲年輕女性拒絕垃圾食品,同時選擇吃健康的沙拉和果汁,為她的健康。女孩每天吃高營養的食物來照顧自己。健康理念的好食物

                                情緒性進食:如何擺脫食物成癮的魔咒?

                                現代人工作繁忙、房價、物價、薪水壓得大家喘不過氣,最後吃美食變成少數能彰顯經濟自主權的小確幸。但要注意,小確幸可能不小心讓你對進食成癮。 「吃進肚子裡的不一定是飢餓,更多的時候是情緒的慰藉」

                                商人在兩條道路前思考哪一個是最好的機會

                                身份認同:如何引導我們的飲食與運動決策?

                                當你打從心裡認同自己是健身人,你下班會選擇先去健身房、你在挑選開架食物前會多留意成分。有時候就因為你認同了自己的身分並認為自己屬於某個群體,生活習慣會很自然的執行,健康生活得來全不費力。 如果你常在運動飲食相關的習慣養成遇到問題時,或許你可以探討看看自己內心的價值觀是什麼。

                                一位成功男性擁有運動習慣,他早起慢跑運動。

                                想養成運動習慣,最不需要的是紀律

                                我曾認真相信紀律:「你有多自律你就有多自由。」,於是我嘗試讓鬧鐘在凌晨五點響起,即便鬧鐘被我按掉的次數多於起床,偶而還是有成功早起,但我跑得不太順、在運動後看書我會更想打哈欠,更別提完成早起儀式後進公司,我睏到根本沒辦法專注。 經過這樣反覆操作幾個月後,我變得很沒有自信,我認為我是一個失敗的人。既沒辦法自律又要渴望能成就什麼呢?我真的很想見到凌晨五點的台北,可是我真的做不到。 有沒有聽過一句話是:「厲害的人總是非常早起。」但有沒有人想過:「也許他只是睡不著?」

                                追尋身材與財富的秘訣:持續參與運動與投資

                                良好體態是生活模式的自然呈現:無心插柳,柳自來

                                那些體態好的人可能比你想像的還不在意體態,他們就只是過生活而已。雞胸肉、花椰菜、生酮、168,請問要吃到幾歲?不如找到舒適的生活模式,並持續出席吧!

                                壓抑情緒,是對自己的霸凌:走過情緒幽谷後的深切反思

                                解鈴還須繫鈴人-談負面情緒調適

                                 
                                Designed by 路老闆 光沐之心
                                COPYRIGHT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