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回主選單
      •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長期持續運動 (2)
      • 教練課程攻略 (3)
        • 健身常見問題 (14)
          • 運動習慣 (7)
            • 長線體態 (12)
              • 訓練技術與觀點 (12)
                • 矯正訓練 (7)
                  • 訓練課表 (4)
                    • 引體向上攻略:從 0 至 10 下 (3)
                      • 新冠肺炎-運動處方 (3)
                        • 新手教練攻略 (5)
                          • 教練職涯 (14)
                            • 生活啟發 (13)
                              • 生活隨筆 (6)
                                深蹲 硬舉 臥推 肩推 引體向上 划船 核心肌群 矯正訓練 運動習慣 長線體態 無限賽局 比較 焦慮 情緒健康 教練經營社群 謝維駿 Hank 的價值觀
                                1. 首頁
                                2. 部落格
                                3. 繩梯在熱身的應用-神經連結與協調性統合

                                繩梯在熱身的應用-神經連結與協調性統合

                                2022 May 25 訓練技術與觀點
                                內容目錄
                                1. SAQ系統簡介
                                  1. 速度
                                  2. 敏捷性
                                  3. 靈巧性
                                2. 繩梯扮演的角色
                                  1. 神經連結效能化
                                  2. 協調性練習-左右腦感覺統合
                                3. 動作示範
                                  1. 直向
                                  2. 側向
                                  3. 旋轉
                                4. 繩梯在訓練的應用
                                  1. 使用時機
                                  2. 動作挑選

                                繩梯又被稱為敏捷梯,在繩梯裡展現快速的動作並不是敏捷的全部。敏捷性包含三種元素:速度 (Speed, S) 敏捷性 (Agility, A) 靈巧性 (Quickness, Q),簡稱 SAQ 系統。

                                繩梯在SAQ系統中主要用來發展「靈巧性」,是一種讓反應提升的訓練技巧。

                                SAQ系統簡介

                                何謂敏捷性?

                                敏捷性包含三種元素:速度 (Speed, S) 敏捷性 (Agility, A) 靈巧性 (Quickness, Q),簡稱「SAQ 系統」。

                                速度

                                可以分為「最高速度」與「加速度」,如果以汽車用語就會像是尾數多少(最高速度),以及0-100公里幾秒能達成(加速度)。

                                敏捷性

                                是「變換方向」與「加速、減速、再加速」的能力,你可以說一個籃球員過人速度很快(瞬間變換方向)、可以在第一次沒搶到籃板又再彈起來搶第二顆(起跳加速、落地煞車、瞬間再起跳)是敏捷性。

                                靈巧性

                                靈巧性則類似「反應/反射」,棒球的捕手阻止盜壘、跑壘員瞬間回撲壘包是靈巧;桌球運動與壁球運動的瞬間接發球需要你瞬間判斷而做出動作,這也是靈巧的表現。

                                繩梯扮演的角色

                                繩梯在SAQ系統中主要用來發展「靈巧性」,而靈巧性的兩個重要元素則為神經連結效率以及身體協調性。

                                神經連結效能化

                                每條肌肉皆有負責支配的神經,並由大腦統籌控制。反應過慢的連結就像是跨部門冗長的簽核一般,決策不夠直接快速。

                                繩梯神經連結訓練的目的就是要加快身體跨部門統合傳導的速度,讓你隨時要發動要使用,身體都能聽你的。例如走斑馬線有不禮讓行人的車輛突然衝出你能瞬間反應閃過、玻璃杯從桌上滑落時能瞬間伸手接起來等等。

                                協調性練習-左右腦感覺統合

                                繩梯的練習基本是交叉對稱手腳的,跨左腳時右手往前擺、跨右腳則是左手往前擺。左邊身體由右腦控制、右邊身體由左腦控制,繩梯訓練就像是給大腦吃補品,讓大腦練習控制兩個身體半邊完成同一個動作。

                                很多學員在開始運動前常會有同手同腳的問題,當適時加入交叉對稱手腳的運動時,身體的協調性就會大幅改善。

                                *編按1:嬰兒時期使用學步車是協調性的殺手,小朋友該在什麼時候起來走路都是設計好的,刻意跳過爬行階段將會影響未來的運動能力
                                *編按2:幼稚園、國小時期是發展協調性的重要時期,請讓你的小朋友多多玩耍,跟其他小朋友爬爬單槓、玩個鬼抓人或踢個足球都很適合發展協調性。

                                動作示範

                                直向

                                • 前進小碎步
                                • 前向進進出出
                                • 側向進進出出
                                一格兩腳,一趟左腳先進,下一趟就是右腳先進。重心略為降低,步頻盡可能快,擺手幅度放小。
                                一趟左腳先進,下一趟就是右腳先進,重心保持在中間,腳往外點到就快速收回。
                                內側腳先進(靠近繩梯的腳是內側腳),記得換邊操作。重心保持在中間,前進後退的幅度放小。

                                側向

                                • 側跨步-煞停
                                • 三拍式側跨步
                                側跨步煞停是練習側向移動的基本功,每個人都要先有側向的急停才能練習瞬間腳刀切入與變換方向。點點-跳-停。
                                重心保持在中間,腳一往外切就瞬間反彈回來。

                                旋轉

                                • 前進交叉步-煞停
                                • 前進交叉步
                                • 旋轉步
                                交叉步煞停是另一種側向/水平面移動的基本功,先有煞停的能力才有練習交叉步的本錢。外側腳先進,膝蓋與腳踝要跨越身體到對側,上半身做對側反向旋轉,接著落地急停。
                                上半身與下半身做對側旋轉,腳掌點到地板就收回。
                                外側腳先進(離繩梯比較遠的腳),當腳轉進去時,上半身做反向的對側旋轉,接著收回來。重心略低,步伐放小,盡可能加速。

                                繩梯在訓練的應用

                                繩梯我把它放在「熱身清單」中,放在動態伸展、馬克操的後面,讓神經肌肉連結與啟動快縮肌群策略作為熱身的收尾。

                                神經肌肉連結與快縮肌群徵招需要快速的動作速度來誘發,所以基本上繩梯的組數次數極少量且全力輸出即可,基本不會超過4組(約莫小於3分鐘);這也可以避免腰大肌、股直肌等髖屈肌因為不斷快速抬腿而緊繃或疲勞。如果場地可行,我推薦用膠帶「貼」出繩梯,這可以避免學員怕踩到敏階梯而不敢使用全速或花太多時間在「看」繩梯。

                                使用繩梯訓練,技巧越簡單越好,目的是身體協調性與神經連結,不是把學生考倒。

                                使用時機

                                熱身:放在熱身的最後一項(馬克操的後面),作為神經連結與快縮肌招募的用途。

                                戰術體能:任意挑選一項繩梯動作作為戰術體能的第一項(連續操作3-6趟來抬升心跳),並挑選肌力動作與核心動作組成循環組。

                                動作挑選

                                直線日:挑選「直向」動作清單的一項動作操作2-4趟

                                多方向日:各從「側向」、「旋轉」動作清單挑選一項,各操作1-2趟(總數不超過4趟)


                                你可能會感興趣的其他文章
                                注意核心失能!重訓時避免過早使用腰帶
                                Free pull up-深具次數與負重潛力的引體向上技術?
                                爆發力項目-不建議做長距離耐力訓練

                                文章資訊
                                原文發表於2014.3.25,重置更新於2022.5.25

                                我是Coach Hank 謝維駿,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目前在 前勁體能 Akrofitness 擔任肌力與體能教練,台灣師大體育教育碩士,肌力與體能教練年資10+年。

                                教學內容:
                                1. 學習基礎重訓動作
                                2. 自主操作重訓課表
                                3. 獨立判斷問題並排除
                                4. 培養自主訓練習慣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新北永和)

                                其它文章、課程資訊與履歷:coachhanksc.com
                                前勁體能永安店 分鐘計費會員招募中(捷運永安市場站,出站一分鐘):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R6I6tcs3MABOFm4qg4MIDrESGAtKAeJt9aLE9j68wDaUK1Q/viewform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深蹲腳踝卡嗎?如此的深蹲會造成身體前趴、下背壓力大等狀況喔!

                                  深蹲腳踝卡嗎?矯正訓練:深蹲-腳踝篇

                                  深蹲蹲不下去嗎?深蹲身體前趴很多嗎?蹲一蹲腳踝不由自主的往外轉嗎?這可能都是腳踝卡卡小腿太緊繃的狀況。 好發族族群有: -常穿薄底鞋者 -常穿高跟鞋者 -常穿有踩屎感的極軟底鞋子者 影響訓練進度事小,弄到腰跟膝蓋就不好了,來看看如何解決吧!

                                  攀岩、登高、不放棄訓練

                                  任何訓練課表都有效,只要你執行三個月

                                  傳奇教練 Dan John 曾說:「任何方法都有效,只要你願意持續三個月。」 為什麼是三個月?大部分的訓練課表都是三個月為一期,因為神經建立迴路、肌肉學習、堆疊成果都需要時間,如果沒能完整參與一項計畫至少三個月,真的很難體會其中的原理、技巧與心得。

                                  健身教練在健身房內展現自信的笑容

                                  生涯焦慮2:健身教練生涯發展路徑

                                  找一位師傅/學說,深度磨練技藝、專注本業做到頂尖並推高收入、時間資源轉換知識資產做技術傳承,收入資源轉換股權資產建立投資收入。 最後,不論你選擇升遷或開業,我都私心希望教練能晚點退休。擁有幫助他人成功的技能,若能持續貢獻到老是很美好的事情。

                                  直接練習法:加速習得新技能的實戰技巧

                                  直接練習法:新技能學得快=進步快

                                  在學習新技能時,我建議採用直接練習法,解析技能中的關鍵技術,並針對關鍵技術投入大量且密集的練習,目標用最快速度通過學習曲線中笨矬粗略的部分,讓自己能儘早享受新技能帶來的好處。

                                  懇請各位 7/26、8/23 站出來投同意罷免,讓我們的國家「台灣」回歸正軌

                                  教練 Photo by NASM

                                  別把你的教練課變成補習班

                                  我生涯初期犯的嚴重錯誤:「我把我的教練課上的像是補習班。」,沒有人喜歡我的課,大家在運動這條路上被嚇到了、放棄了。都是因為我把運動弄的太難太挫折了。 我太專注於想把客戶練好,但我忘了我訓練的其實不是一具身體,而是有溫度、有情緒的獨立個體。

                                   
                                  Designed by 路老闆 光沐之心
                                  COPYRIGHT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