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回主選單
      •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 部落格
    • 動作示範影片
    •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
    • 文章總覽
    • 分類
    • 長期持續運動 (2)
      • 教練課程攻略 (3)
        • 健身常見問題 (14)
          • 運動習慣 (7)
            • 長線體態 (12)
              • 訓練技術與觀點 (12)
                • 矯正訓練 (7)
                  • 訓練課表 (3)
                    • 引體向上攻略:從 0 至 10 下 (3)
                      • 新冠肺炎-運動處方 (3)
                        • 新手教練攻略 (5)
                          • 教練職涯 (14)
                            • 生活啟發 (13)
                              • 生活隨筆 (5)
                                深蹲 硬舉 臥推 肩推 引體向上 划船 核心肌群 矯正訓練 運動習慣 長線體態 無限賽局 比較 焦慮 情緒健康 教練經營社群 謝維駿 Hank 的價值觀
                                1. 首頁
                                2. 部落格
                                3. 知識焦慮:先決定不做什麼

                                知識焦慮:先決定不做什麼

                                2022 Jun 21 新手教練攻略
                                內容目錄
                                1. 醫生的故事
                                2. 熱炒店的故事
                                3. 先決定不做什麼
                                4. 在決定不做什麼之前,先學會只跟自己比較231222

                                什麼是焦慮,焦慮來自於有事情還沒準備、沒把握或不知如何突破而產生的情緒感受。

                                在運動產業內有種焦慮叫做「知識焦慮」,這樣的焦慮來自於「似乎我還不足」、「我好像沒辦法滿足客戶需求」、「我也想跟前輩一樣」。

                                要如何調適自己?我這邊有兩個小故事跟大家分享:

                                醫生的故事

                                要成為一個能獨當一面的醫生,這是一條很長的訓練之路。首先,醫生在國高中的基礎學科的分數要很好,這為他的基礎學能、邏輯、學習技巧打下了深厚的基礎。

                                接著進到醫學院要選擇專攻的領域,七年的培養、實習、國家考試、住院醫生,以及多年累積的門診時數與開刀台數等等。

                                教練其實跟醫生的工作模式很像,我們都在某種程度上的治療、補強、強化與預防,所以請你思考一件事:

                                「醫療領域是如此之大,即便專供特定領域都需要至少10-30年集大成,為什麼你會想包辦所有訓練面向的想法?」

                                通吃代表廣但不精
                                「我全都要」不適用在個人領域發展。 這代表技能廣但不精

                                熱炒店的故事

                                我家巷口有兩家熱炒店,正好左右兩邊打對台。

                                第一間熱炒店呢,菜單從台式熱炒、湯麵系列、越式河粉以及黑白切都有,菜單滿滿一大張。

                                不同的品項工法不一樣,有些要燉、有些要煮、有些需要上色,所以備餐時間非常的長。也因為戰線拉的非常廣,有些冷門的餐點食材也不是特別新鮮。

                                第二間熱炒店呢,菜單簡單30個品項,都是熱炒菜色,平均上菜時間是5分鐘,而且幾乎每道都好吃。

                                其實呢,第一間熱炒店只要留下快餐跟湯品就好,其他做得很糟或普通的品項都拿掉就好。出餐變快、東西好吃、備餐成本好控管,這樣其實更輕鬆。

                                我曾跟第一間老闆聊過這樣的想法,他只說因為附近上班族什麼都會想吃,所以他只好什麼都準備,什麼都擺在菜單上。

                                「因為菜單很大,所以食材的種類非常多,但因為不是每一樣都很多人會點,所以食材的量沒辦法叫大,所以產生了食材成本高、開店備餐的時間成本也高的兩難狀況。」

                                先決定不做什麼

                                好的,我故事講完了。

                                任何訓練都有辦法做起來,只是你要有辦法界定範圍,讓火力集中、讓技藝得以深化、讓客戶得以辨識。

                                我想我之所以還在教練之路「活著」,是因為我只選擇做我擅長且有熱情的訓練區塊,其他區塊的我一率轉介紹。我一直沒把我自己當成一位教練,而是思考我是「謝維駿Hank」這個品牌的經營者,我必須決定我這個品牌該著墨在哪個面向。一旦確認範圍之後,也就決定該加強與淘汰什麼。

                                所以或許你在報名下一個進修之前可以思考以下幾個問題:

                                • 什麼區塊是你喜歡並且擅長的?
                                • 如果你只能選擇一個區塊來專攻,你可以先刪除哪些區塊?
                                • 你有沒有同事或合作夥伴可以加值/補強你的服務?
                                能力圈-任何事都有利可圖
                                明確的範圍、紀律的執行、明確的行動、多年的重複

                                你可能感興趣的其它文章

                                • 生存焦慮:當個普通人也很自豪
                                • 生涯焦慮2:健身教練生涯發展路徑
                                • 身材焦慮:比起讓你喜歡我,我更在意我喜不喜歡自己

                                在決定不做什麼之前,先學會只跟自己比較231222

                                所謂的焦慮常來自於看到別人有什麼自己還沒有。或自己已經做到一定高度,但在上面的人還一堆。

                                比較是比不完的,也不公平,這就是世界的常態:「總有你贏過的,也有你還沒贏過的。」

                                • 起始資源可能不同,例如白手起家 vs. 家庭資源。
                                • 後天養成環境可能不同,例如接觸的學說不同或經歷人生事件不同而有不同想法。
                                • 本職專長可能不同,例如拼醫療實力,教練不該跟醫生比較。
                                • 年資可能不同,例如你入行一年想跟入行十年的比訓練經驗、資產規模。

                                還有很多不同之處,互相加乘起來有無數種數列組合。若以嚴謹的角度看比較,應該使用對照組:「唯有條件相同的才有比較的依據跟意義」。依據這點,世上沒有太多相同或相似的事物可以比較。但是唯一已知可比較的對象是「去年同期的你」。

                                跟昨天的自己比,才是健康的做法。

                                要能做到這件事,我希望你先建立自己的內在安全感:

                                • 「我一直想比較的目的跟需求是什麼?」
                                • 「非得當到第一名才能獲得我要的嗎?可否能有好幾位並列第一?」
                                • 「我是不是一直在別人的規則內比賽?我能不能另外開自己的局?」


                                如果你想過這些,你會發現達到自身目的與需求不一定得當第一名。或者你會發現達到目的與需求的方法不一定只有一種規則跟做法。

                                如此,你將慢慢從看向別人轉為看向自己。

                                「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做什麼樣的事情?」先想好,你再來考慮要不要跟別人比較。

                                到了這個層級,你會明白有些別人在追求的事情你就算不做也無所謂。因為你清楚知道自己要什麼,所以不會盲從。

                                如此,你就能開始進到本篇所說的:「先決定不做什麼。」

                                你想活出什麼樣的人生?→學會只跟自己比較→決定先不做什麼→在自己的路線上努力→擺脫知識焦慮


                                我是Coach Hank 謝維駿,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目前在 前勁體能 Akrofitness 擔任肌力與體能教練,台灣師大體育教育碩士,肌力與體能教練年資10+年。

                                教學內容:
                                1. 學習基礎重訓動作
                                2. 自主操作重訓課表
                                3. 獨立判斷問題並排除
                                4. 培養自主訓練習慣

                                我的課程: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新北永和)

                                其它文章、課程資訊與履歷:coachhanksc.com
                                前勁體能永安店 分鐘計費會員招募中(捷運永安市場站,出站一分鐘):https://docs.google.com/forms/d/e/1FAIpQLSeR6I6tcs3MABOFm4qg4MIDrESGAtKAeJt9aLE9j68wDaUK1Q/viewform
                                • 焦慮
                                • 分享此文章
                                0則留言

                                相關文章

                                確診胸悶怎麼辦?訓練課表的分享與示範

                                我在確診後的20天內都持續感到胸悶。感覺胸口糾結成一塊,有時會喘不過氣來,若久坐側睡後更明顯。 我問了週遭一樣中了新冠肺炎確診的朋友,幾乎都跟我有一樣的感覺。 大家都在問:「確診胸悶怎麼辦?」 確診後的你也感到胸悶不適嗎?我為你設計了一套課表,請點進來看吧!

                                lily collins 沒有一種關係比我與我自己的關係更為重要

                                身材焦慮:比起讓你喜歡我,我更在意我喜不喜歡自己

                                當你變壯時就會有人說你練那麼壯要幹嘛,然後你瘦下來時又會有另外一群人說你怎麼這麼瘦。所以你終於理解每個人都會有他的主流觀點,有人認為身材好看是阿諾般的精實身材、有人認為身材好是館長這種帶著肉量的身材、但同時也有人覺得木村這種襯衫脫下來有腹肌的很好看。 那你到底要滿足誰的期望呢?

                                醫生叫我不要再運動?放棄運動或開刀前的另一條路:增生療法

                                一台車正常行駛幾年後,部分零件磨損退化都是正常的。我們人也是,關節使用數十年後難免磨損,這是正常使用痕跡。在醫學檢查裡,這種長期慢性耗損常用「磨損」、「退化」稱之。 以往你只能選擇休息不要再運動或開刀,但現在你很可能在醫生評估下注射增生療法葡萄糖或PRP。假若後續復健得宜,很多人是能繼續享受運動的樂趣的。

                                錯誤深蹲姿勢膝蓋內夾示意

                                深蹲膝內夾?矯正訓練:深蹲-髖外旋篇

                                深蹲膝蓋內夾是常見的動作問題,而最常見的解法是在膝蓋外側套上一條彈力帶(Mini band),讓膝蓋在深蹲時盡可能撐開來矯正膝蓋內夾的姿勢。這樣的彈力帶深蹲是否能解決膝蓋內夾問題?可以,但只有1/3的機率命中。 讓膝蓋內夾的常見原因有三: 1. 足弓無支撐造成的膝蓋內夾(例如扁平足) 2. 臀肌無力無法撐開造成的膝蓋內夾 3. 臀肌太緊無法撐開造成的膝蓋內夾 想知道如何判斷不同矯正技術的啟用時機嗎?請繼續看下去。

                                一對一私人教練指導學生做傳統硬舉

                                提升一對一私人教練課學習效果的五個技巧

                                五個技巧幫助你把一對一私人教練課學的扎實又不易遺忘:設定明確學習目標、上課提問心智表徵、啟用記憶學習法做課程筆記、高頻率的自主練習、隨時回饋訓練問題給教練

                                最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個:任何事高興一天就好,明天持續耕耘。

                                早起,另一個寫作的日子。 爆紅文不可追,出現了要感恩、沒出現才是合理預期。真正該持續耕耘的,是持續產出爆文的心態與系統。 我想我就是繼續敲我的鍵盤,讓冒牌者每天都更正牌一點。 「感謝一切、該睡了、早起、冥想、繼續寫作。」最好的作品,永遠是下一個。

                                 
                                Designed by 路老闆 光沐之心
                                COPYRIGHT ©Coach Hank|協助你建立重訓習慣 All rights reserved | Powered by 路老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