臉書經營:個人臉書帳號或粉絲專頁,哪個比較好
2023 Jan 11 教練職涯
一對一私人教練課的客戶在哪?我認為是臉書。
「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用IG,下個世代是抖音,有沒有發現,每個社群都有自己的年齡層。而能夠每週負擔教練課2-3堂的客群,我認為在臉書出沒的可能性最高。」
臉書經營可以在個人臉書或粉絲專頁。經過一個月的研究實作後,我整理兩個平台的優缺點與合適分析,請參考。
我曾在文章《從0至1000追蹤:IG經營的85道心法》中的「客戶在哪」章節中提到臉書是我下一個戰場。先幫大家複習一下:
「這個世代的年輕人用IG,下個世代是抖音,有沒有發現,每個社群都有自己的年齡層。而能夠每週負擔2-3堂教練課的客群,他們的年齡與收入,會在哪個社群平台出沒?我認為是Facebook。這會是我下一個戰場,我曾有個1萬粉絲的粉絲專頁跟3000好友的個人臉書在今年七月(2022年7月,事件始末傳送門)被盜帳號遭刪除,我需要新的臉書平台。」
個人臉書帳號 vs. 粉絲專頁
臉書經營可以在個人臉書或粉絲專頁。兩個之間的差異性大家可以先參考我的偶像 于為暢 老師在Podcast上做過的分析《EP340 | Facebook 個人帳號貼文的 7 種類型及比例建議》、《EP341 | 利用 Facebook 建立網路影響力之詳細步驟》。在聽完頻道後,我學到兩個重點:
- 臉書盈利模式
- 臉書是上市公司,營業收入來自廣告。誰需要下廣告?社團主、粉絲頁管理員。未來可預見是用越來越高的價碼購買微薄的觸及數。
- 臉書的客戶是誰?廣告主。廣告主的受眾是誰?為數眾多的使用者。所以臉書唯一不能得罪的是我們使用者,意思是個人帳號被收費的機率最低。若用個人帳號之名從事粉絲團的作為但又不會被收費,會是創業者的選項之一(日後有下廣告需求的還是要走粉絲頁)。
- 重點是曝光導流
- 社群媒體的目的是什麼?導流、曝光。在臉書上行銷,把客戶帶到你的面前,又或者帶到你的網站,重點是觸發行動跟移動。那麼,用什麼平台開始並沒有很重要,重點是人們願不願意移動。所以個人臉書或臉書粉絲頁都可以,只要你做得起來。
10年前臉書還沒上市時,觸及率比現在高很多,後台數據24小時也有2萬觸及
2023年1月的臉書廣告報價,700元換3千5觸及哈哈,或許將來還會更貴、更少。
我選擇個人臉書帳號 做初始嘗試練習的兩個理由是:第一,老師的路徑是用個人臉書經營(點此看老師臉書),而模仿是初學者最好成功的路徑之一。第二,我曾經營臉書粉絲頁近10年,想換換口味。
最終,我在近一個月的個人臉書實作後,我選擇以粉絲專頁為我的延續,理由是與我的個性較為相符,我認為能做的比較長久。以下是我針對兩者之間的分析。
研究分析:個人臉書帳號
發專業文與個人近況的差異
一般來說,專業文應該都會獲得很好的迴響,但在個人頁面中,專業文獲得讚數的比例遠低於生活的讚數。有時會差到10倍之多。
以我自己的感覺是,「我喜歡你的人,但我不一定想知道你工作/專業的內容。因為若不是我感興趣的內容,我就不會跟你互動。」
接受專業文的自願與非自願
加入好友是自願,但看你發專業文是非自願。
說來有趣,我不能因為不想看到貼文而解除你好友,但卻會關閉對你的追蹤。如此我可能損失好友,另一面我也看不到數據(如果你退讚,至少我會知道我的東西不夠好。)
這樣雙輸。
在個人臉書發專業文的做法
- 個人頁面發專業文的最大重點:文章要看起來像分享,要有偽裝。
- 因為大家是加你好友,不是當你粉絲
- 要假裝不是文章,放下大家的戒心
- 如何做?
- 文章要以自己為出發點去寫,看起來像抒發或日記
- 寫的很短、很輕鬆,300-500字
- 如果要寫很長,你的任何貼文都要有點長,要讓專業文看起來跟其他貼文的「形狀」很像
- 不要有標題、分頁、金句,就是要讓人以為是抒發而不是文章
- 圖片選自己的自拍或其他隨手拍的圖片,這樣比較像隨意發送的。
- 例外
- 除非你是紅人,紅人可以光明正大的發表。
- 因為我們是喜歡紅人的專業,才來一窺你的私人帳號。如果能在私人帳號看到你的發文,超爽!免費乾貨呢!如果你還回覆留言,哇,太光榮了!
個人臉書中,好友代表的意義
好友名單中的大咖越多,你看起來就越強。
好友等級就是你的信任力。這就等於是蹭名人的一種,跟名人是好友、跟名人合照,都代表你可能也是個咖。總之,好友的意義是「帳號權重」,另一種形式的使用者見證。
(粉專也可以這樣搞,若有名人跟你互追,代表你也是個咖)
個人臉書帳號適合誰經營?
所謂的個人臉書帳號是給紅人用的。
你本來就很有名,開個人帳號當然很快就滿了。因為大家喜歡你的作品,也會好奇你的私下生活。我喜歡韓國藝人IU,除了IU的歌曲以外,我最喜歡看頻道裡的IU日常(IU TV),基本上這就是個人帳號的一種延伸。
另一種情況是給「偶像型創作者」。那些很有眼緣,天生就自帶人氣光環的人,很適合用個人帳號發表,如此也能聚集群眾。(偶像型創作者請參考大人學Podcast《EP4 知識型網紅的定位與陷阱》)。
誰比較有可能是偶像型創作者?
- 在陌生場合中,你是大家最有印象的人
- 在朋友圈中你是意見領袖
- 你有很多同溫層追隨者
- 大家覺得你長得好看
- 你比較外向
- 你很有個人特色
- 你很幽默
研究分析:粉絲專頁
說了這麼多,那來講講粉專的做法
光明正大的發文
來找你的都是自己自願來的,那你就可以依照自己的個性光明正大的發文了。因為我是喜歡直接的人,我也喜歡保持誠實、不喜歡給別人造成困擾,所以粉專可能更適合我。
後台數據
雖說個人帳號可以轉成粉絲頁,但朋友都變成粉絲有點吃豆腐。
而做粉專,我可以擁有後台數據,雖然粉專日後有被降觸及或被祖先生收更多費用的可能,但這不是我最主要在意的事情。
粉絲專頁適合誰經營?
- 相對內向的人
- 喜歡公私拆分的人
- 不喜歡私生活被攤在陌生人面前檢視的人
- 發文頻率密集且個性容易認真的人
後記:怎麼知道自己適合哪個?
很簡單,下去做就知道了。試著給自己1-3個月的時間,你會知道自己比較適合哪個平台的。
個人帳號的下一步?
我有個朋友覺得用個人帳號經營滿好的,因為如果我成名了,身為我朋友也於有榮焉。
我覺得這樣很好,我希望自己也能作為他人帳號的權重角色,在那之前,我要先努力將粉絲專頁做起來才行。
心得擴充
日更與誠實2305.23
我把臉書粉絲頁刪除了,理由是它一如我預期的沒有流量。每週一篇發文的情況下,經營四個月得出40個按讚數與20個追蹤數。雖然我只是把網站文的連結貼過去,它並不給我造成什麼麻煩。但這也驗證暢哥的說法以及我後續的實驗結果:沒贊助就沒流量。
沒流量其實沒什麼大不了的,反正多貼一篇文也不花我多少時間。但是它會讓我感到困擾的地方是:一篇貼文不超過5的觸及率,也沒有任何人按讚,但我在我IG 頁面說我很專業,那這不是很奇怪嗎?你說你很厲害,但你怎麼人數這麼少還沒人按讚?是啊,我自己也覺得很奇怪!這個第一印象並不是這麼的好,所以這也是我後續決定要刪除它的原因。
我在這中間學到什麼?
我曾說過我的帳號是後來補辦的,我發現同樣的發文頻率,在以前那個養了快十年的帳號,觸及率比新辦的好很多。因為你玩得比較久,所以你比較資深,我願意讓你觸及更多的人,而我後來這個帳號,以同樣的作法,卻是天差地遠的結果。想想這跟現實生活還真像,比較有名的人,出社會比較久的人,人脈就比你好。
同樣的道理,我也在同事的帳號中發現一樣的問題:「想開始經營自媒體,即便技術相同,人的調性也相似的兩人,卻會因帳號等級而有觸及率的差異。」同樣是從0-1000追蹤,已經開很久隨便亂po的帳號跟新開的帳號,達標的速度是有差異的。
那麼,能否突破限制?有的,我發現日更還是最強的作法。這就跟想變壯,最簡單的作法就是天天練是一樣的道理(在你能恢復的情況下)。我舉實際兩個案例(臉書):矢板明夫俱樂部YaitaAkio、莎莉夫人的生活札記。這兩位都是疫情後才開的粉絲頁,作法是日更,現在都是已經做起來的帳號。
這我在自己的頁面也觀察到一樣的趨勢,當我頻繁發文跟發限動時,流量是會推上去的。當每天發文呢?那個等級堆疊,觸及率跟流量推上去的強度會比一週1-3發的還更高。
日更這招我前陣子實驗過一個月,要能成功的作法也跟訓練很像:「要天天練的重點就是不能失敗,要讓人能產出能恢復能持續。」量要非常少、強度要非常低,並確保生活中的其他事項不會影響你的恢復。
當時IG日更時的流量是現在的4倍多(對,你沒看錯),但我暫停了,因為我今年有很多計畫都正在推動。日更那個月我的血壓跟心跳都很高,自律神經在失控的邊緣,因為生活的強度太高了!但我學到經驗,或許下次改為週3-4更,更新內容要砍到1/3強度,速度慢一點,但能持續久一點。
日更真的跟訓練很像,我感覺是跑了一個高強度寫作週期,其實萬法根源都是相像的。
粉專刪除之後對生活的影響?
我專注發文在IG上,不用在各個帳號中切換,我覺得一次控少一點的品項似乎很適合我個性。或許下一步是把個人IG也廢掉,整合成一個IG帳號+網站,會不會更好?不知道,要試試。
心得補充0928:
粉專刪除時我曾救回幾次,後來就放它去了,過了幾個月回來看,這是正確決定。「簡化」,更多平台並沒有幫助我有更多觸及,一切還是回歸本質:「你提供什麼服務?你的服務夠強嗎?市場有需求嗎?」
當我捨去更多時,我同時也看到更多。可以的話,我連 IG 帳號也不想經營(目前個人帳號已廢除,我感到自由),這佔據我太多時間。
臉書的下一步?
我先前說個人頁面要偷偷發專業文,後來我發現一件事:「不符合期望的會離開,不在意你內容的也一開始就不在意。」
我後來都很「誠實」,我想在個人頁面發什麼就發什麼,我想讓大家知道我如果發專業文,一週最多只會一次,並且在週二早上,其他時間我就是正常互動。
其實這不是很正常嗎?每個人都會在個人頁面多少發點工作,為什麼我不行?我是教練,這是我的生活跟我的工作以及我的全貌。偷偷的發文讓我很痛苦,這不符合我的個性,所以我是這樣做的。
所以臉書的下一步是留個人頁面發之前粉專的文,就如同IG的想法一樣。
臉書定位0627
我現在將網站作為航空母艦,定位是「訓練卡關請找我」(網站首頁還沒改),TA 從教練調整成「運動愛好者」。IG 為我的主要曝光處,只寫運動愛好者在訓練上遇到的痛點解決法,而臉書則更偏私人空間的定位一點,用來給大家觀察「我是什麼人」的空間。
雖說是私人空間定位,但在大人學課程《銷售專業服務的系統化作法》曾提到所有的社群經營目的都是為了觸發你的產品銷售。這意思是「社群不是私人空間,一切的目的是展示、行銷與產生銷售行為」。
因此,我在臉書上展現我的私人生活,目的是讓對我服務有興趣但還沒動機的潛在服務者先觀察我是怎麼樣的一個人。
「他跟我同一國的嗎?」
「他對事情的態度是什麼?」
「他跟我是同溫層嗎?」
「他的人生哲學跟我相似嗎?」
雖然說臉書只展示私人生活,但我的臉書僅分享特定事物,包含我對訓練的心得、我的人生啟發、我的貓狗、我的出遊想法等內心話展現,我不分享時事、政治、日常觀察或任何跟運動相對離題的事物。
我謹守著大人學曾說的一句話:「你要發出的這則貼文,會希望陌生客戶看到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可以發,如果答案有一點點質疑,那就避免發出。永遠要記得你做社群的目的。
最近我固定在臉書貼我的每週訓練文章,時間是每週二下午13點前。我發現這樣的規律行為在兩週後意外地開啟導流之路。現在除了IG以外,臉書也開始具備些許的導流網站文章能力。並且我在臉書發文時,底下的招生廣告也開始有朋友會按讚。
有趣,當你在臉書動起來開始讓觸及率轉動時,並且謹守每週只發一次網站訓練廣告文的紀律時,居然連網站導流也開始動起來。這或許代表我開始被特定的人接受,並且觀察著。
現在,我的下一步是趕快將我研發的訓練課程推出,並測試市場。否則,導流到網站,大家或許有了興趣,但卻沒有對應的產品能協助大家解決問題,這一切還是無用的行銷。
在沒有足夠產品的攤子前面叫賣,是我正在解決的問題。
自然觸及率有超緩步提升的趨勢,但每週透過IG跟臉書導流的趨勢則可以明顯的觀察到
最好的人設就是沒有人設0706
我發現我無法在臉書展現私人生活,我觀察到我的臉書貼文跟IG很像,並沒有明顯的區隔。
我的臉書是訓練日常,IG是訓練想法,其實都是訓練,而我的日常生活也是運動(看我多無聊,人生不管樂趣或工作都圍繞相似的事情)。
但是,這也給我一個啟發:「原來我喜歡運動,而我的工作就是帶人運動。」所以我分享日常跟分享工作幾乎沒有差別。或許,我需要的只是做出#TAG,把一些特定方向的貼文放臉書,另一些不同#TAG的貼文放IG,也可能,我根本不用區隔,因為這就是真的我?
其實發現這一切我是高興的,原來我並沒有刻意設定人設。我做不出「工作我」和「真實我」之間不同的發文調性,我發現我一直是保持真實(且無聊)的自己。
有沒有可能:「所謂最好的人設,是不是就是真實的自我,就是沒有人設?」這是不是也代表著,如果你可以在工作跟私人社群中輕易做出很大的差異,代表其中一個人設有可能是做出來的?或這工作跟你的本質個性有很大的差別?那麼這樣的你是不是需要在下班後花很多時間找回自己的生命能量呢?
我不得而知,此時此刻,我一方面為我做不出區隔苦笑,另一方面又對自己的真實感到驕傲。
流量提升但也身心俱疲0928
最近的實驗是每週固定發訓練短文在臉書上,按讚人數不多,但我觀察到默默「觀察」我是誰的人很多,網站後台數據顯示每週到訪我網站的人數都增加(沒有日更訓練短文時就會下降)。
有趣的是,當初避免打擾臉友而不敢隨性發訓練的文章,到後來照著自己的步調做臉書,竟然也發展出另一番生態。
「只要你長期做一件事,不喜歡的會離開,喜歡的則會填補空缺。」
另一方面,我把會發在私人 IG 限動的內容全都用臉書貼文貼出,讓我的臉書穿插訓練文與日常,如此的流量是推升非常快的。
近兩個月都有5000的到訪水準
上面是後台到訪數據,可以觀察到流量上推,近兩個月都突破前高數據,但也可以觀察逐漸進入高原期:「貼文邊際效應-更多的貼文並不會帶來更多的流量,但身心則逐漸匱乏。」
「老鼠迴圈」
這是我馬上聯想到的事情,臉書喜歡你貼文、互動、按讚、多時間停留,簡單講是希望你黏在上面成癮,但我希望我能有更多時間做訓練,我也希望我的學生多運動,而不是黏在臉書上。
所以我還是回歸本質思考:「我發展流量的目的是什麼?」
我的目的有二:
第一,是在網路上創作,讓既有學生能有課後學習資源
第二,網路創作的文章能讓潛在客戶看到,進而轉換成我的學生
那麼,臉書文能讓學生日後查詢的到嗎?不會。臉書的文章持續觸及潛在客戶,可以,但有沒有能發展訓練又不會燃燒自己的做法?
有,口碑行銷,讓學生幫你介紹學生。
「轉介紹」,是回歸到本行,在自己的訓練中做到頂尖,在這過程中讓客戶帶來更多客戶,而不是把自己搞得像行銷公司(然後又沒別人強)。
光想通這點,我感到一部分的自己獲得解放。
你到底花多少時間照顧客戶並精進本業呢?1002
我觀察到坊間太多的書籍教你流量增加術,但這是把你往廣告公司之路推進,但是,嘿!你的本業是什麼?如同網路很多看似非常熱門的產品,實際參訪或購買後,往往發現不是那麼一回事。
人生沒有全拿,如果你把大把時間花在行銷,大概就沒空發展專業,那麼因為被觸及而來的客戶,能否續約?若客戶最終變成一次性購買,那麼你該花多少力氣在行銷上?除非你有足夠資源將行銷外包給其它人,那這不就是回歸公司的本質-教練部門、行銷部門?
「又是另一個老鼠迴圈。」
每天僅剩的寶貴時間點在行銷,還是用來經營客戶?行銷是本業,還是本業附帶的工作事項?這點值得思考。
頂流網紅其實是行銷公司,但你是誰?1002
近期有本書叫《底層網紅》,大家可以參考看看(或聽徐豫切入點 EP508 ),這讓我省思到,當我們眼中只有行銷時,或許我們都期待流量可以為我們帶來什麼好處而忘記我們為何而開始。
頂流網紅靠流量爭取收入,本質其實是行銷公司、廣告看板,是的,流量總能帶來更多好處。如同任何數量夠多的載體都可以掛廣告。但你的本業是什麼?你當初用臉書的目的是什麼?
當初用臉書的目的是希望陌生客戶能看到我們,但最後怎變成「廣告公司發展之路」呢?
「我到底想賣什麼產品、我去哪尋找陌生客戶?」
如果我是永和區的健身教練想找一對一私人教練課的學生,我應該從轉介紹發展,讓原本就住永和的學生因好服務而轉介紹,而網路曝光的目的就會轉變成「我在網路上有看到一個在永和區當教練的人,朋友在永和區有需求所以介紹過來」。這樣的思考是線下主導、線上輔助。如果我是要發展實體教練培訓課程,目標受眾是健身房與工作室內訓,那麼網路分享的比重才需要更高一點。
永遠都要先想自己想賣什麼,再退一步想:「你的產品能解決市場需求嗎?」
回歸本質吧!1002
你當初出來自己做,是因為能力/業績已經提升到該是自己創業了,還是因為疫情收入減少,把客戶拉出來自己做可以少一點分潤抽成?
「你還沒準備好,一切只是短線操作。」
到頭來,你沒有被抽分潤,但你自己做了很多原本公司會幫你做的事,你並沒有省到錢,當然,你也不會從臉書行銷中爭取到更多生意。
「因為你本來就是混不下去的人。」
如果你賣的是Toyota,產品力夠好,行銷並不需要太大力,如果你是LU**EN,行銷預算開滿也做不久。
我認為技術職人花太多時就做行銷很笨,你很用力做也不比過人輕鬆做的成果,很簡單,因為你喬別人深蹲也是一秒的時間,因為你是專家對吧!
回歸本質吧!想想客戶到底需要你幫忙解決什麼問題?而若委託過來時,你接得住、接的久嗎?如果這些你都還沒準備好,你一定花太多時間行銷了。
總的來說:
- 如果你暫時沒有足夠資源,在你的產業解決單一痛點,做到頂尖,接著從滿意的客戶周圍找下一個客戶。
- 如果你在本業之餘有更多預算,直接用你的台幣請行銷顧問支援你的產品行銷,相信我,術業有專攻是真的。
自勉之,也祝福各位。
我不認為網紅是個可以長期經營的事業 1112
至少我目前是這樣認為(23.11.12),網紅事業要認知選擇的路線其實是:「廣告行銷公司」。
年輕、貌美、時間比你多、比你敢玩的人一直出現等著要取代你。簡單說:「這是進入門檻極低的事業,但競爭者眾的事業。」
我近期最有感的觀察是做得好的往後通常背後是整個行銷團隊在操作,你可以想像網紅本人像是「主唱」,但背後其實是整個團隊在操刀方向,其旨在推動某項事業。
看好了,推動某項「事業」。
我們行業相關的物理治療師可以做到上節目拍廣告、教練可以做到線上課程以及精美的產品頁,如果團隊背景沒有「剛好本業是相關的廣告、媒體、行銷、設計」,你要靠著自己自幹到能贏過資本世界的實力,我認真說:「難」。
目前做得好的大網紅呢?我也不認為一定過得比較好喔,其事業的護城河其實很低:
- joeman 開箱這件事本質也是廣告行銷公司,但看他花錢的方式,我認為金錢觀念不好,當獲利不足以支撐費用時就會有危險。
- 瓦基我喜歡他,但為他事業的長期續航力感到擔憂。說書是個門檻低的事業,後面很多人等著複製,目前還沒看出理想的商業模式。(目前在筆記法、資訊整理這部分開始做出心得了。課程講師永遠比業配來得穩定且可掌控。240331)
- 志祺七七本業是廣告行銷公司,這是用本業在做,個人認為比較安全的一位
總的來說:你要把網紅想成推動你本身的事業的觸及曝光媒介或部門,或者是往廣告媒體行銷公司的方向發展。你如果是教練,想靠著滑稽的拍片技巧設法去做廣告媒體行銷公司撐不了多久,但是讓別人認識自己的想法為出發,讓自己的教學服務多點曝光則是可行,唯請謹記下列三點:
- 千萬別拿你的興趣去跟別人的專長相拼
- 千萬別拿你的下班時間跟整個行銷團隊對幹
- 千萬別拿精進自己教學能力的機會成本拿去拍滑稽抖音
千萬別用你的業餘愛好,去挑戰別人吃飯的本事。
教練可行的行銷方式:印象累積 1112
「人們不會記得你說過的話,做過的事,但會記得你給人的感覺。」
「人們會傾向跟相同價值觀的人相處:同溫層」
在書籍《從0到1:打開世界運作的未知祕密,在意想不到之處發現價值》中提及:「廣告的目的並不是要你馬上買產品,而是讓你不知不覺地將產品的印象深植於腦中,之後再帶動銷售。」
這句話點醒了我,這是重複印象法的實作精髓。倒也不是一直展示作品集、評價,每項工具都有效,但如果每個人都在做成果展示時,到底是真是假?那又回到起點了。我認為專業只是最低標,當我確認此人的服務足以解決我問題時,剩下的我會觀察這人是否調性與我相同:「當節奏一致,互相配合委託才能感到舒適。」
舉個例子:我有臉友在當刺青師,在生日當天喝到宿醉並且吐的亂七八招,隔天居然還有約刺青的客戶。如果是我要將一個圖案永久留在身上(剛好又是我人生第一個圖案),這樣的刺青師無論他的作品我多喜歡,我都不會選。因為這人對自己的技術過度自滿,認為就算在宿醉狀態下也能完整呈現作品,我並不想承擔他的失誤風險。
潛在客戶就是這樣在觀察的。如果我能以此為借鏡和學習,我該如何反推至自己的行銷策略?我會觀察你的專業、你的客戶怎麼說,以及你的價值觀,最後在需要你服務時傳送訊息。
- 我是誰?
- 我的職業跟服務項目是什麼
- 我在哪個地區服務
- 我的成果與作品
- 累積足夠多的客戶基底:使用你產品的客戶群以及使用後帶著好評離開的客戶群
- 我的價值觀以及個性
唯一提醒:
別妄想做出假的人格身份,你無法用一個面具長期生活的。要成為一名能影響他人的職業工作者,自己的身心永遠是第一要務。如果你還沒有為你的職業準備好(例如上述臉友),那你下一步其實不是行銷,而是累積更多歷練(或許跌倒幾次來提醒自己的過度自信)。
用真實的自己,認真的面對自己的工作,為他人創造價值,踏踏實實做、老老實實說,這是我自己持續想傳達的小小想法。
注意力經濟的時代:不著痕跡的行銷240331
再前一段落提及的「廣告的目的並不是要你馬上買產品,而是讓你不知不覺地將產品的印象深植腦中,之後再帶動銷售。」
得到一個公式:
- 重複暴露=保持一定頻率「累積」+保持一定頻率「出現」不被人忘記
「在一個領域做到頂尖,機會自然來」看似追求不行銷,但其實是追求不著痕跡的推銷。你的解決能力不著痕跡成為你的廣告,當有需要時會找上你。
在注意力稀缺時代,不行銷你會被埋沒,別人會忘記要去哪找你,太行銷則技術上不來。在完全只拼專業但不行銷 vs. 只行銷但專業很爛的金玉其外,兩者中間的交集是:「讓人知道你在幹嘛」。具體做法是「分享」你正在做的事情+你解決什麼問題。
另外,如果這個問題是社會需要,又剛好只有你能提供解決方案(或業界最好的方案之一),那麼你就會做到你該獲得的事物。
你可能會喜歡的其它文章